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对比 车型对比

特斯拉fsd属于l几,特斯拉fsd是什么时候研发的车

tamoadmin 2024-05-23 人已围观

简介1.特斯拉fsd可以后期加装吗2.自动驾驶“芯”战争 特斯拉FSD Beta 版本计划年内在欧洲上线  特斯拉FSD Beta 版本计划年内在欧洲上线,特斯拉FSD Beta v10.11本月早些时候推出,对高级驾驶辅助软件进行了重大改进。特斯拉FSD Beta 版本计划年内在欧洲上线。特斯拉FSD Beta 版本计划年内在欧洲上线1  3月23日消息,马斯克出

1.特斯拉fsd可以后期加装吗

2.自动驾驶“芯”战争

特斯拉fsd属于l几,特斯拉fsd是什么时候研发的车

特斯拉FSD Beta 版本计划年内在欧洲上线

 特斯拉FSD Beta 版本计划年内在欧洲上线,特斯拉FSD Beta v10.11本月早些时候推出,对高级驾驶辅助软件进行了重大改进。特斯拉FSD Beta 版本计划年内在欧洲上线。

特斯拉FSD Beta 版本计划年内在欧洲上线1

 3月23日消息,马斯克出席了3月22日的柏林超级工厂Model Y交付活动,他在此次活动上表示,该公司接下来将进入欧洲市场,只等监管机构批准FSD。此外,特斯拉计划于本周晚些时候在加拿大发布FSD Beta。

 “我们已经看到FSD Beta在美国的表现非常好,并将在本周晚些时候扩展到加拿大市场。我认为我们已经准备好让欧盟的监管机构看到它(的优秀),”马斯克在Giga Berlin说。

 Tesla FSD Beta v10.11 本月早些时候推出,对高级驾驶辅助驾驶系统进行了大改。例如,FSD v10.11对其他车辆可能会进行的“转向”或“合并”的位置有了更准确的预测。马斯克还指出,该版本中还有特斯拉AI的重大变革。

 马斯克估计,特斯拉准备在两三个月内向欧盟监管机构展示FSD。不过,他也承认,特斯拉“针对欧洲的特殊情况做了大量工作。他指出,在欧洲发布全自动驾驶汽车将具有挑战性,因为它比美国或加拿大复杂得多。

 “你知道,有很多小区别。毕竟两边规则不一样。但我认为我们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在欧洲)进行测试,这取决于监管部门的审核进度”,他说“美国的情况有些不同。它在美国默认是合法的,而在欧洲是非法的,所以我们须事先获得批准;而在美国,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做这件事——或多或少”。

特斯拉FSD Beta 版本计划年内在欧洲上线2

 特斯拉计划本周晚些时候在加拿大发布FSD Beta,马斯克在 3 月 22 日柏林工厂的Model Y交付活动上表示,该公司接下来将进入欧洲市场,今年年内在欧洲发布FSD Beta。

 马斯克在柏林工厂对在场的人士说,“我们已经到了FSD Beta在美国非常好,并在本周晚些时候扩展到加拿大。然后我认为我们将准备好向欧盟的监管机构展示它”。

 特斯拉FSD Beta v10.11本月早些时候推出,对高级驾驶辅助软件进行了重大改进。例如,v10.11的发行说明对其他车辆将转向或合并的位置产生了更准确的预测。 马斯克还指出,在更新中发现矢量车道是对特斯拉AI的重大改进。

 马斯克估计,特斯拉将在两三个月内向欧盟监管机构展示FSD测试版。

 “你知道,比如规则不一样。但我认为我们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在欧盟进行测试,这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批准,”他说。“美国的情况有些不同。就像在美国一样,默认是合法的,在欧洲默认是非法的,所以我们必须事先获得批准。”

 2021 年 9 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监管框架,称为欧盟ADS法规草案,并将其提交给所有成员国。根据 Hogan Lovells 的白皮书,该法规的目标是建立通向L4级或全自动车辆的统一路径。

特斯拉FSD Beta 版本计划年内在欧洲上线3

 据国外媒体报道,马斯克在柏林超级工厂Model Y交付活动上表示,特斯拉计划于本周晚些时候在加拿大发布FSD Beta,待监管机构批准后,接下来将登陆欧洲市场。

 特斯拉FSD Beta v10.11本月早些时候推出,对高级驾驶辅助驾驶系统进行了大改,例如对其他车辆的'转弯或汇车做出了更准确的预测,该版本中还有特斯拉AI的重大变革。

 据悉,马斯克预计将在两三个月内向欧盟监管机构展示FSD。然而,他也承认特斯拉针对欧洲的特殊情况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他也承认在欧洲发布全自动驾驶系统将是一个挑战,比美国或加拿大复杂得多,表示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开始测试,取决于监管部门的审核进度。

 2021年9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自动驾驶汽车的监管框架——欧盟ADS条例草案,该法规旨在为L4或全自动驾驶开辟道路。

 目前,特斯拉已经开始推动一个新的 FSD Beta 10.11 版本,官方表示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更新。特斯拉 CEO 埃隆 · 马斯克表示, 如果这次更新「表现良好」,特斯拉很可能会降低参与 FSD Beta 版的准入标准,将推送范围扩大至安全驾驶评分 95 分的车辆。

 根据马斯克在推特上的说法,FSD Beta 10.11 中的矢量车道是对特斯拉人工智能的一个重大架构改进。这将使车辆能够更准确的预测交叉车道,在转弯和并线时减少不必要的减速。

  此外,根据 FSD Beta 10.1 的发行说明,该版本还对 10.1 版本遇到的问题做出了一定修复,功能和场景表现更加完善。

特斯拉fsd可以后期加装吗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推特上宣布,完全自动驾驶(FSD)?功能即将亮相,20日?(下周二)?将推出测试版给部分人士抢先体验,而这个时间点恰好在特斯拉21日发布第3季财报前。

马斯克?(Elon?Musk)?12日发推说,特斯拉将兑现诺言,在20日推出限量的完全自动驾驶测试版本,让一小部分专家和谨慎的驾驶者使用。

马斯克在9月特斯拉电池日上宣布,将修改自动辅助驾驶?(Autopilot)?的代码,暗示一两个月后就会推出完全自动驾驶功能测试版。

目前,特斯拉的车辆都配备Autopilot,FSD选配方案为8000美元,功能包含变换车道、识别停止标志和交通信号及自动停车。

虽然特斯拉不断为FSD增添新功能,但谈到真正推出目前尚无车企能够实现的完全自动驾驶功能,马斯克此前已经几次没能兑现自己设下的远大目标。2016年,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2017年底能够实现自动驾驶横跨美国,2019年也曾夸口,确信特斯拉当年就能自己在停车场找到车主并开往目的地。?

今年7月9日,马斯克以视频形式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他表示,特斯拉有信心在今年完成开发L5级自动驾驶基本功能。“特斯拉对未来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非常有信心,甚至是完全自动驾驶,我认为很快就会实现,特斯拉已经非常接近,今年有信心完成L5级别自动驾驶基本功能的开发。”

马斯克认为,实现自动驾驶5G目前不存在底层根本性挑战,但是有很多细节问题,所面临挑战是要解决所有这些小问题,然后整合系统持续解决长尾问题。可以树立大多数场景的情况,但是又会不时出现一些奇怪的情况,必须有一个系统来解决训练,解决这些奇怪的场景。所以也是需要有现实场景,没有什么比现实更复杂,任何模拟都是现实世界复杂性的子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自动驾驶“芯”战争

后期安装没有问题。特斯拉fsd代表全自动驾驶功能。相比自动辅助驾驶,这个功能有一定的优势,更多的优势。最重要的是这套系统是特斯拉自主研发的,包括使用的芯片。

特斯拉成立时间

特斯拉汽车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日,总部位于德国帕洛阿尔托。特斯拉品牌是一家电动汽车和能源公司,销售太阳能电池板、储能设备和电动汽车。该公司的创始人是马丁·艾伯哈德和马赫塔·彭宁。

特斯拉品牌在中国的超级工厂在哪里

超级工厂位于上海,确切地说是在上海东南角的两港西大街和贾政路的交叉口。2018年7月12日,建设工厂正式成立。2019年1月7日,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生产的特斯拉车型不仅在国内销售,还出口到其他国家。

百万购车补贴

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经济的下滑、国际政治环境的恶化,让汽车产业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多家咨询机构预计,今年全球汽车销量将面临10%-20%的下滑。

然而,在不确定中,汽车行业对未来的方向又十分笃定。自动驾驶集中出现了几则大新闻——

6月23日,刚刚与宝马在自动驾驶领域宣布和平分手的奔驰,宣布与芯片供应商英伟达达成合作,将使用后者的Orin芯片,开发下一代车载计算系统,为奔驰量产车型2024年将全面搭载的L2-L3级自动驾驶功能,以及最高可达L4级的自动泊车功能提供算力支持。

6月25日,沃尔沃汽车集团宣布,沃尔沃将与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一个全新的电动汽车平台上,进行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合作,探索自动驾驶网约车等商业场景。

6月26日,亚马逊正式收购美国自动驾驶公司Zoox,亚马逊为此付出超过12亿美元。

6月27日,滴滴自动驾驶网约车载人示范运营在上海正式启动,央视对其全过程进行了直播。从这一天开始,滴滴在上海嘉定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将面向公众开放,滴滴在APP中上线了“未来出行”页面,供公众申请自动驾驶网约车试乘。

一时间,大公司近乎开启了一场自动驾驶军备竞赛。毫无疑问,参与其中的企业都意识到,未来的汽车,将是跑在轮子上的超级计算机。高性能的计算芯片,在这场军备竞赛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愈发凸显。

一、奔驰另结新欢,只是因为它?

6月23日,在与宝马的自动驾驶合作宣告暂停后4天,奔驰向芯片供应商英伟达投怀送抱,双方达成合作,为奔驰将在2024年量产的自动驾驶车型开发计算平台。

在几天前的公告中,双方还表示,“鉴于建立共享技术平台所需的费用,以及当前的商业和经济状况,现在并不是成功实施合作的一个合适的时机。”太烧钱,看起来是让双方决定暂停技术合作的关键原因。

不过,奔驰随后与英伟达光速结伴的举动,倒是指向了钱以外的因素。通常来说,车企与车企之间的合作,并不会对车企与供应商的合作产生影响,但奔驰与宝马之间的合作不同。在与奔驰达成合作之前,宝马已经与全球最大的ADAS系统供应商Mobileye组建了一个自动驾驶同盟,基于其EyeQ系列芯片研发自动驾驶。

与宝马的合作意味着,奔驰要选用Mobileye的芯片来构建关键的自动驾驶计算单元。而这或许是双方分歧中尤为重要的那一个。国外咨询机构Guidehouse首席分析师Sam?Abuelsamid称,“?我怀疑这两家汽车制造商无法就使用的平台达成共识,现在,与英特尔/?Mobileye的产品相比,Orin看起来是更强大的解决方案。”

从公开的信息来看,Sam的分析不无道理。Mobileye规划的下一代自动驾驶芯片EyeQ?5,其算力为24TOPS(每秒运算24万亿次),而英伟达去年底发布的Orin,算力则高达200TOPS。此外,Mobileye过去在与车企的合作中一贯表现强势(尽管承诺EyeQ?5将会更加开放),其提供的功能模块对主机厂常常是“黑箱”;而英伟达自动驾驶构建的Drive?AGX软件平台一开始就走了一条开放的道路,可以支持车厂在其计算平台上自主进行算法开发。

其实在此之前,奔驰探索研发自动驾驶网约车时,因为该技术对芯片算力的高要求,奔驰就选用了来自英伟达的Drive?PEGASUS车载电脑。6月23日官宣的信息,意味着奔驰在自动驾驶时代的芯片选择上,全面倒向英伟达,将双方的合作扩展到奔驰的量产车型中。

而与沃尔沃达成自动驾驶战略合作的Waymo,则是依托谷歌在AI领域的技术实力,使用自研的TPU。虽然Waymo用于车辆端的TPU算力并未公布,但据Waymo官方的透露,在使用TPU后,其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提升了15倍。

芯片在自动驾驶中的地位,可以用“隐形冠军”来形容。从车辆外观你看不见它的存在,但一台自动驾驶汽车能够顺利运行,它绝对是头号功臣。

二、自动驾驶竞赛,亦是一场芯片竞赛

无论是奔驰弃宝马牵手英伟达,还是沃尔沃与Waymo高达战略级别的联盟,又或者是滴滴的自动驾驶网约车发车,上周集中发生的大新闻说明,汽车公司与科技公司都将自动驾驶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从近期看,自动驾驶功能是汽车产品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看,L4级自动驾驶投入大规模应用后,可能会彻底改变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

推动这一切变化的基础,是一枚小小的芯片。为了在自动驾驶能力上获取竞争优势,参与这场竞赛的企业或独立研发,或合纵连横,只为寻得一块高性能的自动驾驶芯片。行业内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特斯拉。

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的领头羊,特斯拉和当前市场上的两家主流自动驾驶芯片厂商都有过合作经历。但是由于Mobileye的强势和封闭,英伟达降不下来的功耗和高昂的开发成本,合作都未能长远。特斯拉为了发挥软硬件一体在自动驾驶中的优势,率先在车企中独立研发了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FSD,其算力达到144TOPS。FSD对自动驾驶的算力支持主要来自两块AI芯片,其单芯片算力约72TOPS。

迄今为止,特斯拉的FSD仍然保持着量产车自动驾驶算力纪录。而特斯拉认为,FSD足以为其将推出的完全自动驾驶(Full?Self-Driving)功能提供支持。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的竞赛,同样也是芯片的竞赛。整个汽车行业向自动驾驶的重视乃至全面转向,将创造巨大的自动驾驶芯片需求。如果哪家企业在自动驾驶芯片市场占据了可观的份额,那么对应的或许是千亿美元市值的想象空间。

当前,在巨大市场的吸引下,自动驾驶芯片领域已经出现了或新或老的四种势力:

第一类,是Mobileye等老牌的ADAS芯片/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

这一类企业,是汽车行业开始研发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时,就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这些企业面向自动驾驶的竞争策略是,通过在ADAS市场积累的技术以及客户资源,不断向上升级其既有产品,实现向自动驾驶的平滑过渡,典型的就是Mobileye对EyeQ系列芯片的不断迭代。

除了Mobileye,瑞萨、恩智浦、德州仪器、电装等老牌汽车半导体供应商,都有各自的自动驾驶芯片规划。

第二类,是看到自动驾驶芯片机遇,跨领域而来的半导体巨头。

比如上文提到的英伟达,此前其主力业务为属于消费电子的GPU,以及数据中心等,但英伟达洞察到自动驾驶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后,迅速进入了这一市场,目前已经推出Drive?PX、Drive?AGX?Xavier、Drive?Orin三代产品,并获得了不少车企的订单。

主力业务为通信,制霸基带芯片、手机SoC的高通,则在尝试收购恩智浦获得自动驾驶竞赛入场券的努力告吹后,于今年CES上推出了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根据高通官方的信息,这一基于高通芯片打造的计算平台最高算力可达700TOPS,可支持L4--L5级自动驾驶。

而在高通之前,主力业务同样为通信以及消费电子的华为,就已经发布了自动驾驶计算平台MDC?600。这一计算平台由8颗昇腾310?AI芯片整合而成,最高算力达到352TOPS。

第三类,是在新机遇下诞生的自动驾驶芯片初创企业。

在国内以地平线为典型代表。

本月,搭载地平线车规级AI芯片征程2的长安UNIT正式上市。借此,地平线实现了国产自动驾驶芯片的率先“上车”。另一方面,算力为4TOPS的征程2,也是中国首款车规级AI芯片。

而在今年晚些时候,地平线还将发布算力达到96TOPS、支持16路高清摄像头信号的征程5,这款芯片算力超越特斯拉的FSD,将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

最后一类,则是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自研派。

由于车企基本没有半导体的制造经验,因此他们通常会向供应商采购芯片。而总部位于硅谷的特斯拉,则有着不同的基因、为了最大程度发挥软硬件一体化的优势,特斯拉依托硅谷的半导体人才资源,自行研发了FSD。

目前来看,车企自研自动驾驶芯片的模式难以复制,特斯拉很可能会是这条路径的独苗。

在国内,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目前都无自研自动驾驶芯片的计划。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中国顺理成章地成为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三、中国能否催生自动驾驶芯片巨头?

如此多的参赛者,让自动驾驶芯片这个仍待开发的蓝海市场,看上去已经呈现出红海的竞争态势。近两年中美围绕芯片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人们对中国芯片产业的的弱势心有戚戚。从年初国家11部位联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到“新基建”,都将车载芯片的研发作为战略重点,中国汽车行业都希望能有更多本土芯片企业强势崛起。

如今,在汽车行业进行智能化转型、创造大量自动驾驶芯片需求的态势下,中国芯片能否迎头赶上,培育出一家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中国本土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答案并不确定,但6月地平线征程2芯片搭载于长安UNIT的“上车”,至少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据了解,在ADAS芯片领域,征程2芯片所展现的感知计算性能已经在多个指标上超越了行业龙头Mobileye的芯片,特别是针对中国的特殊路况,并已经成功签下了来自中国各大汽车集团的十多款定点车型。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在一次媒体采访中如此总结地平线的差异化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能提供这样功耗和算力水平、且开放赋能的芯片企业,我们是独一家。英伟达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多模交互等方面完全没有产品,芯片功耗也比较高。我们的功耗和算力可以跟Mobileye正面PK,但Mobileye不开放,而我们能满足车企自主开发的需求”,并表示未来有信心拿到全球1/3的市场。

事实上,当自动驾驶潮流席卷而来,如地平线这样率先瞄准车载AI芯片市场,并已通过前装量产得到市场验证的中国芯片企业确实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再加上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的一些典型特征与需求,为本土自动驾驶芯片企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首先,自动驾驶技术有强地域性。

因为世界各地自然条件、交通场景、交通规则乃至是文化传统的差异,所以在一国一地开发的自动驾驶技术很难复用到其他地区。这种影响会直接传导到硬件层面——因为与具体数据、算法高度整合,自动驾驶芯片很难不受地域特征的支配。

在此情况下,一家拥有强大本土研发团队、对中国的数据与场景更加了解的企业,有更大的概率研发出更适合中国场景,且算法与硬件结合更加高效的自动驾驶芯片。

其次,当汽车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看作电子产品时,人们对其功能迭代的频率与速度,都有了更高的期望,自动驾驶功能也不例外。

此前,主要由国外供应商占据市场主流的ADAS,在功能搭载上车后便永不更新。但当汽车变得智能化,车辆其实可以通过不断地OTA,实现功能的升级,甚至实现从ADAS到半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的跨越。比如特斯拉通过升级实现Model?3的NOA(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就是典型的例子。

当然,特斯拉仅此一家。对于更多车企来说,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他们与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保持高频、紧密的联系,由双方进行联合研发。

这一变化,更加考验供应商对车企需求的快速响应。换句话说,这需要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建立一个成规模的现场支持团队,做到对车企需求的快速反馈、支援。显然,一个本土的、没有文化语言隔阂的团队,能够更好地胜任。

最后,车企在自动驾驶研发上有更多的功能差异化诉求。

当ADAS功能在汽车产品已经高度标准化或者雷同时,它很难再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亮点。对此,有远见、有能力的车企,纷纷选择基于场景去开发新的、有差异的自动驾驶功能(比如宝马的自动循迹倒车),从而获得新的竞争力。

这一趋势对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提出的要求是,不能再单纯采用过往的“黑箱”模式,直接给车企一个完整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功能模块,而是要赋予车企进行二次开发、深度开发的权利。或者说,这要求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转变思路,去赋能车企的自动驾驶开发。

具体而言,这要求芯片供应商转变思路,在战略上开放,为车企的自动驾驶开发赋能;在产品策略上则要为车企分忧解难,通过打造工具链,降低车企基于自动驾驶芯片进行差异化功能开发的难度与成本。

从上述三点特征来看,自动驾驶潮流的到来,将更加考验自动驾驶供应商的服务意识与快速开发能力。而国外芯片供应商,因为历史、成本、政治等因素,很少在国内搭建起成规模的研发与现场支持团队,过往的开放程度与开发速度也难以满足新的需求。而这,正是中国本土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崛起的突破口。

最终,从形势上来说,国外芯片巨头产业先天更加成熟、进入汽车行业更早、各自拥有不同的壁垒。对中国本土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来说,与他们同台竞技并最终突出重围,并不容易。

但如果本土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在芯片算力、功耗等指标上的表现能迎头赶上,并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抓住车企智能化转型的时代机遇,那么,中国诞生一个本土自动驾驶芯片巨头或将是大概率事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驾驶 # 自动 #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