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对比 车型对比

长安汽车2020财务,2020长安汽车财务分析

tamoadmin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1.从年销百万到一地鸡毛,长安福特的教训触目惊心,破局没那么容易2.卖车到底赚不赚钱?上汽/长安/华晨等财报给你答案3.长安汽车上半年扭亏为盈 靠的是“变卖家当”和“炒股”4.长安汽车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5.最新一批车企上半年财报出炉,疫情下仍有这么多车企大赚?6.长安汽车定增60亿资金助力转型 专家称经营状况有望提升7.对比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一季度财报怎么样?8.长安汽车同比上涨

1.从年销百万到一地鸡毛,长安福特的教训触目惊心,破局没那么容易

2.卖车到底赚不赚钱?上汽/长安/华晨等财报给你答案

3.长安汽车上半年扭亏为盈 靠的是“变卖家当”和“炒股”

4.长安汽车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5.最新一批车企上半年财报出炉,疫情下仍有这么多车企大赚?

6.长安汽车定增60亿资金助力转型 专家称经营状况有望提升

7.对比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一季度财报怎么样?

8.长安汽车同比上涨28.6%:形势向好,但非大好

长安汽车2020财务,2020长安汽车财务分析

最艰难的2020年已经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各大车企的三季度的业绩表现也随之登场。原本受疫情影响,2020年是车市最为艰难的一年,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不少车企也纷纷挂出营收、利润红灯,净利润甚至出现巨亏现象。

不过进入到下半年,随着疫情在全球的常态化,各大汽车制造商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市场变动,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带领全球汽车市场从低迷中快速反弹,呈整体回暖态势。根据《一句话点评》整理的国内外车企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多数车企营收和利润都实现了转正,比如戴姆勒和特斯拉等,包括中国本土上市车企营收利润也迎来大涨,如长安和比亚迪等。

不过市场竞争就是这样,几家欢喜几家愁,在2020年的危机中,也呈现出许多机遇,比如高端汽车产品销量猛涨,推动有这类产品的车企实现销量和利润双丰收。但更多的平民化的产品,包括弱势品牌产品,依然处于动荡和迷茫之中,比如力帆、海马、众泰等车企等。

可以肯定的是,汽车市场和汽车消费只会不断向前发展,任何意外都不可能阻挡汽车产业向前发展的进程。只不过有很多的车企、品牌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中错过了机遇,成为时代的配角而已。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回暖,会对跨国车企带来很好的利润和产销规模的保障。也有观点认为,跨国车企在重仓中国市场后,势必也会加剧中国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这对中国本土车企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中国市场影响全球

就目前公布的戴姆勒、特斯拉、福特、现代、大众等跨国车企的季度业绩来看,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倚重中国市场的车企情况远远好于竞争对手。的确,“全球车市看中国,中国市场影响全球”的论证愈来愈明显。

拿戴姆特集团来说,上半年其净利润还出现近20亿欧元的亏损,但到了第三季度,戴姆勒集团净利润增长22%至21.6亿欧元,要知道这个净利润的取得,还是在营收跌幅6.9%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也意味着,在车市愈加艰难的当下,降本增效对企业业绩的提升与销售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而全球61.4万辆的奔驰乘用车中,有22.36万辆来自中国市场的贡献,这个比重已经超过了36%。近年来,中国市场已成为奔驰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得益于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反弹,戴姆勒业绩表现超出预期。前三季度戴姆勒公司欧洲、北美市场收入分别减少13%和20%,仅中国市场收入增长7%。

提到超出预期和降本增效,宝马也是一个活案例。虽然宝马还未发布季报,但根据其公布三季度暴涨329%至30.65亿欧元的现金流就不难发现,在动荡时代,稳住现金流将对应对风险和危机,改善财务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就中国市场来看,华晨宝马前第三季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1.5%,领涨ABB,无疑这也为宝马全球提供了强大的业绩支撑。

另外一个表现不错的跨国车企是特斯拉,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特斯拉以13.9万辆的新车交付量,创造了87.71亿美元的营收水平,同比增长39%,同时也打破了特斯拉在2019年第四季度创下的11.2万辆最高交付记录。基于此,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创造了特斯拉季度盈利纪录。

良好的势头下,马斯克并未调低全年50万辆的交付目标,这也意味着四季度必须将交付数量提升至18.16万辆。毫无疑问,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特斯拉占据了不少城市所有新车销量的榜首。业内分析认为,特斯拉将希望寄托于中国市场,能否实现目标将“主要取决于Model?Y和上海工厂产量的环比增长”。

为什么说中国市场影响全球,除了戴姆勒和特斯拉外,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福特。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福特营业收入为375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36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为9.7%,同比增长5%;净利润达到24亿美元,远超此前华尔街预期的9.39亿美元。

得益于中国市场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4%至16.4万辆的销量增长,使得福特在华的市占率有所提升,其中福特、林肯和江铃的销量都实现了较去年同期两位数的上升。这也是福特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息税前利润也实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增长。“更福特,更中国”的理念不仅让福特中国缓了一口气,而且也让福特全球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车市的发展此起彼伏,有增就有降,比如现代汽车似乎就陷入新的困境中,特别是发动机质量问题带来的召回为现代汽车在第三季度带去了更大的支出。虽然当季收入增长了2.3%至27.58万亿韩元,但净亏损达却高达1888亿韩元。

销量上,三季度现代全球下滑9.6%至99.8万辆,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方面,现代的发展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第三季度销量下滑22.5%至18.3万辆。从目前的情况看,现代、起亚等韩系车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逐渐降低,明显影响现代汽车在华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拖累了全球的市场表现。

另外,捷豹路虎三季度营业收入64亿英镑增2.8%,税前盈利3.18亿英镑,较上年同期亏损2.73亿英镑的数据增长了5.91亿英镑,实现营收、盈利双增长。特别是三季度中国市场表现突出,销量增幅24.3%,为三季度盈利做出贡献。还有包括大众集团,虽然三季度同比减少18.7%至27.5亿欧元的税后利润,但在华销量3%的增长上,一定程度上助力大众集团实现了扭亏为盈。

未来可期?但不一定属于?

进入到金九银十,于上半年抑制的汽车消费在国家政策和强大的市场需求下,逐步得到了释放。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7、8、9三个月,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速均突破10%;新车注册登记的情况来看,一季度577万辆-21.2%,二季度836万辆+7.2%,三季度903万辆+20.5%,从购置税收入来看,三季度三个月车购税增速同比,均恢复到两位数增长,其中,9月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25.9%,回暖速度可见一斑。

正如汽车销量一样,市场热度需要汽车厂家支撑起来,中国车市的回暖,势必也会表现在车企的销量和业绩数据上。根据国内上市车企发布的三季度业绩数据显示,绝大多数车企都一改上半年糟糕的颓势,实现了回暖复苏,这也带领在上半年负增长的车企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逆转。特别是比亚迪、一汽解放、长安汽车、福田汽车、江铃汽车等实现了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特别是利润方面,比亚迪、长安汽车、和江铃汽车实现了翻倍。

公告显示,得益于汉、唐等旗舰产品的销量、手机组装业务的、智能产品、光伏业务、防疫物资等板块的发力,1-9月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1.94%;归母净利润为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2亿元-46亿元,同比增长160.15%-184.93%。

长安汽车则因为公司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自主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合资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58.4亿元,同比增长23.8%;实现归母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230.98%。

还有常超发挥的车企江铃汽车,得益于汽车销量的猛涨,前三季度的累计销量为22.08万辆增9.21%,特别是在商用车和皮卡方面提供的业绩支持,江铃前三季度的营收为220.79亿元,同比增长8.19%,净利润翻倍增长,增长127.42%达3.59亿元。

从上述这些车企的势头来看,国内车市确实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市场的眷顾并非每家车企都能抓住,包括上汽集团也在强大的市场压力下表现得较为艰难,即便上汽是国内最为赚钱的上市车企。

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为4982.62亿元降1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48亿元降19.93%。销量下降是上汽集团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前三季度上汽集团销量为361.32万辆,同比减少18.14%,降幅超过国内汽车整体水平,其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表现均不理想。

当然,还有前三季度利润出现净亏损的上市车企,如力帆、海马和众泰等,几乎是上市车企被边缘化的代表。数据显示,力帆汽车前三季度营收下滑61%至26亿元,净利润亏损34亿元。最近力帆在寻求破产重组,政府和吉利正式接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烫手山芋。

北汽蓝谷因新能源销量骤降,加之工厂、研发投入等因素,使得前三季度营收下滑78%至39亿元,而净利润亏损高达28亿元。还有众泰汽车也一度陷入破产边缘,乘联会已经没有销量数据,前三季度营收也同比暴跌72%至9.81亿元,净利润亏损高达15亿元。

营收利润虽然只是一个指标,但背后体现出来的企业的财力和抗风险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对车企和行业来讲,前三季度的业绩情况已成定局,最后一个季度是冲刺阶段,强者可以在最后一个季度实现冲刺,弱者则将在冲刺中被甩得更远。

文/杜余鑫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从年销百万到一地鸡毛,长安福特的教训触目惊心,破局没那么容易

11月初,绝大部份上市汽车企业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对外完成披露。

截止11月2日,A股上市的20余家汽车制造企业第三季度业绩系数公布。其中,头部的十余家汽车制造企业实现盈利。而聚焦到利润增长的构成,既有车市销量回暖带来的数量带动,也有精细化运营下的财务结构改善,更有非经营性的利润流动补充。

总体来看,随着车市产销量不断回暖,整车企复苏情况明显,不少企业在三季度迎来不俗表现。从大的产业板块而言,车市马太效应亦愈发明显,不少弱势企业出现回血乏力的情况。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呈现“冷热不均”的特点。

1

上汽集团:业绩表现转好?实现年度目标难度增大

10月30日晚间,上汽集团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101.27亿元,同比增加2.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54亿元,同比增加17.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0.09亿元,同比增加26.72%。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86.6亿元,同比下降1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5亿元,同比下降19.9%。根据上汽集团公布的产销快报,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累计销量为361.3万辆,同比下降18.1%。

从基本面上看,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业绩逐渐改善,上汽集团单季度财报表现也在近一步好转。但由于前期的总体基数偏低,上汽集团全年业绩相比2019年应该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年度目标达成可能性逐渐降低。

2

广汽集团:业绩持续回暖?新能源板块持续上扬

10月29日晚,广汽集团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根据财报,2020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428.46亿元,同比增长0.3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1亿元,同比下滑21.0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约43.64亿元,同比微增0.08%。

销量方面,广汽集团1-9月累计销售汽车140.72万辆,同比下降6.69%,降幅较1-8月收窄3.18个百分点。除了广汽“两田”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外,广汽集团自主品牌9月销量表现也颇为亮眼。广汽自主第三季度累计销量为9.89万辆,同比增长9.54%,广汽新能源板块前三季度累计销售超过3.8万辆,同比增长75%。

2020年以来,广汽集团启动了一系列的组织机构改革,尤其是围绕自主品牌相关业务进行了一体化的深化整合,对原整车事业本部的组织架构和职能进行补充和完善,设立经营管理委员会与整车事业本部合署运营。一系列的措施另广汽集团新能源业务板块呈现了快速复苏的态势。随着第四季度埃安品牌的近一步调整,广汽集团新能源业务板块有望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

3

长安汽车:非经营收入占比巨大?主营业务没有实质性好转

10月31日,长安汽车披露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根据财报,2020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230.59亿元,同比增长51.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3亿,同比增长309.?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183.?52%。

值得注意的是,从7月1日至今,长安汽车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出售宁德时代约2299.96万股股票,占其当前总股本的0.99%,累计成交金额约42.59亿元。根据长安汽车测算,扣除成本和相关税费后,将影响公司2020年度税后净利润约19.71?亿元。此外,2019年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和长安PSA转让相关事宜收益都将汇入长安汽车2020年财务报表之中。

上半年较高的利润象征着长安汽车业绩的大幅回暖,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后长安汽车实则亏损26.17亿元,同比增加10.13%,亏损幅度进一步增大。这也意味着,长安汽车的主营业务依然没有实现实质性好转。

4

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涨13倍

10月30日,比亚迪发布了第三季度业绩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达到445.20亿元,同比增长4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1亿元,同比增长1362.66%;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累计达到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1-9月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6.6亿元,同比增长647.87%。

根据比亚迪2019年财报,汽车相关业务仍是其重要的业务板块。根据财报,其汽车及相关产品以及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9.53%和41.79%,比较接近;但两者毛利率相差却比较大,分别为21.88%和9.35%。

对于全年业绩,比亚迪预期2020年累计净利润将达到42亿至46亿元,这意味着比亚迪的全年盈利将告别前三年的连续下滑,实现触底反弹。尽管业绩大幅改观,但外界对于目前比亚迪的股价是否高估仍有着不同的结论,有人认为比亚迪股价符合目前业绩预期,但也有投资人认为在特斯拉效应之下,比亚迪估值存在泡沫。比亚迪究竟有没有泡沫?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仍将由市场给出。

5

一汽解放:净利润同比增长48.56%?商用车行业地位持续巩固

11月1日,一汽解放公布,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77.3亿元,同比增长19.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51亿元,同比增长48.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7亿元(调整后)。

2019年3月,一汽轿车启动的以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购买一汽股份持有的解放有限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经过重组,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从乘用车变更为商用车。今年5月,原一汽轿车正式更名为一汽解放。

作为重卡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一汽解放的重卡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中排名第一。相比之前的一汽轿车,一汽解放登陆资本市场大幅改善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今年前三季度盈利超25亿,一举改变了此前一汽轿车业绩亏损的基本面。不过,与国内其他商用车企业相比,一汽解放以重卡为主的业务格局受到市场大环境影响的波动较大,因此其面临着进一步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空间的问题。

6

长城汽车:第三季度营收增长23.6%,销量目标完成66.8%

10月23日,长城汽车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长城季度营业收入为262.14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为14.41亿元,同比增长2.91%;前三季度长城汽车营业收入为621.43亿元,同比增长1.05%;净利润为25.87亿元,同比下降11.32%。

针对业绩的改善,长城汽车表示,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所致。而营收的复苏主要得益于疫情得控后汽车销量的增长。此外,今年第三季度长城汽车共计收获2.45亿元政府补助,今年前三季度共计收获5.76亿元政府补助。在扣除以政府补助为主的非经常性损益后,长城汽车前三个季度的净利润为18.77亿元,同比下降27.5%。

从长城汽车前三季度整体财务数据看,其多个指标相比去年同期出现一定下滑,但幅度相对较小。尤其从二季度以来,长城各项数据出现恢复性增长,营业总收入的下滑幅度已经减缓。在此发展趋势下,长城汽车在目前港股市场上的表现也将进一步改善。

7

中国重汽:接近60%利润增长?重卡市场持续回暖

10月29日晚间,中国重汽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28.34亿元,同比增长4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11亿元,同比增长59.9%。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62.19亿元,同比增长138.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亿元,同比增长223.82%。

对于业绩增长原因,中国重汽认为主要是重卡市场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公司产销量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公司在有效抗疫的同时,持续发挥企业优势,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并通过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有效增强了盈利水平。因此,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增长。

目前,重卡行业继续保持高景气度,中国重汽Q3重卡销量达42.0万辆,同比+80.7%,其中9月重卡销量达15.1万辆,同比增加80.2%,环比增加16.2%。伴随着重卡在排放升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的提升,重卡高端化趋势显著,中国重汽平均单价与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8

东风汽车:收到研发补贴?前三季度净利4.9亿增长47.66%

10月29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01.07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润约4.90亿元,同比增长47.66%;基本每股收益0.2451元,同比增长47.65%。2020年半年报显示,东风汽车的主营业务为汽车行业,占营收比例为:87.53%。针对其收益变动,东风汽车给出的主要原因是本期收到研发补贴。

东风汽车主营业务为全系列轻型商用车整车和动力总成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事业单元涉及轻卡事业、工程车事业、客车事业、新能源事业和发动机事业。事业格局分布于襄阳、武汉、十堰。

商用车市场持续向好,目前国内商用车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业绩上涨,东风汽车业绩改善没有超出外界预期。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东风汽车仍然有较为明显的市场风险。

9

江铃汽车:前三季度净利3.59亿?

10月27日,江铃汽车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其2020年1-9月实现营收220.79亿元,同比增长8.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9亿元,同比增长127.42%。其中第三季度盈利1.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63%。

江铃汽车业绩增长主要得益商用车板块拉动。前三季度,江铃汽车累计销售22.08万辆,同比增长9.21%。其中,商用车板块合计销量为19.04万辆,占比达八成。

目前商用车市场随整体经济周期及物流需求表现不错。商用车受政策、投资拉动增幅处于高位。江铃相关庆幸商用车产品在市场上表现较为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目前江铃的基本盘。但同时,江铃重卡业务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太原江铃能否吸引战略投资者对未来江铃重卡业务至关重要。

10

一汽夏利:出售一汽华利增加7亿非经营利润

10月14日,*ST夏利(000927.SZ)公布,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亿元-3.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01亿元;其中,预计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000万元-8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49亿元。

一汽夏利此次的净利增加得益于本年度一汽华利出售事宜的业绩增加,根据一汽夏利介绍,出售一汽华利相关交易预计增加2020年利润约7.4亿元。

11

福田汽车:前三季度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9.4%

10月31日,福田汽车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2020年前三季度,福田汽车营业收入427.68亿,同比增长20.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亿,同比增长9.4%。

福田汽车认为:1、报告期商用车销量增长及销量结构优化;期间费用降低;冲压业务资产转让资产处置收益、福田康明斯等合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增加等,影响利润同比增加。2、北京宝沃相关债权减值计提,影响利润同比减少。两方面主要因素影响了目前福田的整体业绩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报告中福田大篇幅阐述了宝沃汽车相关事宜。概括而言受限于神州优车方面财务紧张,预期支付给福田的转让资金未能按计划到位。未来宝沃相关项目的不确定性,或将会对福田的业绩产生进一步影响。

12

安凯汽车:土地收储+资产转让=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97.45%

10月25日,安凯汽车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2020年前三季度安凯汽车营收约13.91亿元,同比下降46.01%;净利润约2.67亿元,同比增长97.45%;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长100%。

对于净利润增长的原因,安凯汽车表示:1)主要系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贡献大幅增加所致。主要的非经营性损益增加归母净利润约4.8亿元;2)公司转让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40%股权。

13

宇通客车:营收净利齐下滑?客车市场基本面持续萎缩

10月27日晚,宇通客车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36.14亿元,同比下降34.77%;净利润约1.56亿元,同比下降88.21%;基本每股收益0.07元,同比下降88.21%。

从目前了解到的基本面信息看,受新冠疫情、前几年新能源客车提前消费、高铁及私家车等替代品的影响,国内行业大中型客车需求总量同比下降37.23%。在国内市场,公交需求已新能源化,受2015-2017年新能源公交的提前消费影响,2018-2020年公交需求出现了连续下滑。未来宇通聚焦的商用客车市场还将有持续萎缩的市场风险。

14

江淮汽车:补贴补出了扭亏为盈

10月29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营收约400.60亿元,同比增长7.73%;净利润约4235万元,同比下降65.18%;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同比下降66.67%。

值得注意的是,该财务周期内,江淮相关政府补助也在大幅提升。根据过往公告,江淮汽车及控股子公司2020年以来政府补贴累计金额已达4.2亿元。江淮汽车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上述补助资金在2020年度计入当期损益,将对公司2020年度的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2020年以来,江淮汽车和国际汽车企业大众汽车紧密合作,达成了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此背景下,相比而言2019年的业绩泥沼,2020年至今江淮业绩层面改善明显。

15

中通客车:海外出口严重受阻?前三季度净利1116.42万下滑79.84%?

11月1日,中通客车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0年1-9月中通客车实现营收32.53亿元,同比下滑3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6万元,同比下滑79.84%。其中第三季度亏损6.33万元。

中通客车对于业绩变动给出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宏观经济短期下行、市场总体需求下降严重、出口业务受阻,导致公司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出现大幅下滑。

16

海马汽车:下降颓势难掩?前三季度持续亏损2.34亿?

10月30日,海马汽车披露了第三季度业绩。根据公告,2020年第三季度,海马汽车营业收入为6.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0.6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亏损0.97亿元。截止到三季度末,海马汽车营业收入为19.37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亏损3.25亿元。

在2017年及2018年,海马汽车已面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巨额亏损,其中,2017年亏损9.9亿元,2018年亏损16.3亿元。到了2019年4月,海马汽车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股票简称由“海马汽车”变更为“*ST海马”。直至今年6月,海马汽车才实现“摘星”。

尽管目前公司业绩堪忧,但对于海马汽车而言,老兵景柱的回归带来了业绩面改善的希望。重新出山的景柱决心扭转海马汽车的困局,但海马汽车留给景柱的时间似乎并不多。

17

小康股份:智能汽车拖累?前三季度累计亏损7.25亿

10月31日,小康股份披露了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2020年1-9月,小康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2.2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5亿元,去年同期为-4.2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36亿元,去年同期为-6.0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8.88%。

小康股份表示,营业收入变动原因为受疫情影响的销量下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持有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票本期公允价值变动以及智能电动汽车板块的造成的亏损。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板块当期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38亿元。

18

众泰汽车:亏掉一半市值?董事再次不对业绩报告真实性作保证

10月30日晚间,已经更名为*ST众泰的众泰汽车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1-9月份实现营收9.81亿元,同比下滑72.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5.63亿元,同比下滑105.67%。2020年第三季度,*ST众泰实现营收2.11亿元,同比下滑26.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29亿元,同比下滑12.52%。

值得一提的是,众泰汽车董事娄国海再次表示无法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理由是: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铁牛集团有限公司对公司的业绩补偿兑现难度较大,公司面临众多诉讼及担保事项。在此情况下,无法合理估计公司因业绩补偿及或有事项对公司造成的损失金额,无法确认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根据汽车预言家了解到的信息,目前众泰汽车属于被申请重整状态。众泰汽车也曾表示,如果重整计划草案不能获得法院裁定批准,法院将裁定终止公司的重整程序,并宣告公司破产。

19

北汽蓝谷:前三季亏损增至28.84亿

10月29日晚间,北汽蓝谷公布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汽蓝谷实现营收39.22亿元,同比下降7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亏损28.8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13亿元,同比明显扩大;基本每股收益-0.8255元。

根据财报,1-9月,北汽蓝谷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共计1.39亿元,其中第三季度(7-9月)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751.07万元。

北汽蓝谷在三季报中称,营业收入下滑78.16%主要系公司销量同比下滑所致。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北汽新能源旗下产品销量主要来自出租车、网约车的采购,而在此类购买需求趋近饱和的情况下,家庭用车销售未见起色,从而导致整体销量不佳,这也是北汽蓝谷出现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20

力帆股份:亏损继续扩大?重整工作目前仍然存在变数

10月29日晚间,*ST力帆披露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根据公告,力帆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26.06亿元,同比下降6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4.4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2.64元。

今年8月份,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控股”),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申请破产重整。

同时,力帆股份表示,目前公司已经被债权人申请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并且公司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卖车到底赚不赚钱?上汽/长安/华晨等财报给你答案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世事难料,变化无常。

而在中国的 汽车 市场,一个品牌的盛衰兴替则用不上三十年这么长的时间,有的时候三年足矣。

就比如长安福特。

2020年8月30日,长安 汽车 发布了2020年半年报,其中长安福特的成绩让人不禁唏嘘——中国的 汽车 市场实在太残酷了。

长安 汽车 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7.82亿元,同比增长9.73%;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达26.02亿元,同比大涨216.17%。

而合资品牌则有些暗淡,长安福特实现销量9.70万辆,同比增长29.7%,别看销量有所增加,但是它的净利润方面表现欠佳,亏损11.40亿元(这并不是长安福特第一次亏损,2018年长安福特全年销量37.8万辆,同比下滑54.4%,净亏损8.04亿元,直接拖累长安归母净利润暴跌90.46%),就连一向不被人看好的长安马自达净利润都达到6.59亿。

由此可见长安福特处境之艰难。

而在2016年,长安福特销量达到90万+,距离百万俱乐部仅有一步之遥,市场前景无限看好。大家都以为即将开始一段新的征程,但没想到这却成了长安福特最后的高光时刻。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长安福特年销量逐年下滑,2017年,长安福特销量82.8万辆,2018年销量37.8万辆,2019年销量仅为18万辆。

毫无疑问,这就是明晃晃的断崖式崩盘,速度之快、落差之大,非常触目惊心。

曾经,长安福特和大众、日系等一票对手并驾齐驱,当年的福克斯、翼虎、锐界都是各自细分领域的带头大哥,风头一时无两。在最高峰时期,长安福特贡献的利润占长安 汽车 整体利润九成左右,福特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 历史 最高的4.09%。

一、前世今生,一波三折

众所周知,长安福特成立的时间是2001年。

其实,早在1978年,福特就有意进入中国市场,亨利·福特二世说“福特 汽车 公司非常有兴趣,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汽车 工业的发展进程”。

但是,福特却起了大早,赶了个晚集,直到2001年,福特才和长安 汽车 成立合资公司。

那这20多年,福特都干了些啥呢?

1995年,福特曾经有机会和上汽合作,当时上汽在美国和通用、福特同时接触,以敲定最终的合作伙伴,但是因为福特一直坚持大宇50%的股权控制,这让上汽难以接受,同时通用在零部件国产化、技术开发、CKD材料进口价格、技术转让条件及费用等方面的更具有诚意,最终的结果是上汽和通用结缘,福特出局。

随后在1998年,福特又和东风 汽车 接触。因为当时东风内部的债务负担比较大,福特的合作条件又有些苛刻,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进入21世纪,眼看大众、通用、本田、丰田、日产等大车企都在中国开花结果,福特最终把目光投向了长安 汽车 ,两者牵手成功。

表面上看,福特是全球一流的知名车企,而长安 汽车 是中国的百年企业,两者的合作看起来门当户对。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时福特 汽车 累计亏损达到54亿美元,而长安 汽车 当时也受制于政策,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再加上当时长安 汽车 还是主打微型车,对双方来说,彼此只能说是搭伙过日子。

二、高光时刻,水涨船高

长安福特的开局算不上太好,发展也一直不温不火。

2003年首款车型嘉年华下线,当年销量不到一万台,而其他合资对手的年销量都超过了5万台,直到2012年,长安福特的年销量也一直没有超过50万台。同样是在2012年,上汽大众的销量为128万,上汽通用为131万,一汽大众为130万,成立晚一年的北京现代年销量85万,成立晚两年的东风日产销量77万。

能够看得出来,长安福特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不小。

直到2013年,长安福特终于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3年,长安福特销量突破50万,达到67万,同比大增62%;

2014年,长安福特销量80.2万辆,同比增长18%。

2015年,长安福特年度销量达到86.8万辆,实现了小幅增长。

2016年,长安福特登顶95.8万辆,达到最高销量纪录。

至此,长安福特距离百万销量门槛仅一步之遥。

我们再看竞争对手的表现,2016年,北京现代销量为114万辆,东风日产113万辆,上汽通用188万辆,上汽大众200万辆,一汽大众190万辆。

很明显,长安福特和对手的距离缩小了。

我们现在回过头看,那几年中国 汽车 市场高速增长是长安福特销量的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

2011年,中国 汽车 市场整体销量为1850万辆,一直到2017年,这个数据超过了2800万辆,这6年间,市场增量足足有1000万。

长安福特借势水涨船高,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客气地说,在这样猛烈的巨风下,如果还有谁没有被带起来,那它趁早和中国市场说再见。

强势的产品更新计划是长安福特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原因。

产品层面,长安福特在2011年推出了1515战略,主要内容是2015年在中国市场推出15款新车,包括翼虎、翼博、福睿斯、锐界、金牛座5款全新车型,还有福克斯、蒙迪欧2款车的全新换代,再加上嘉年华、福克斯2款车型的中期改款。

其中以福克斯、翼虎以及锐界最为亮眼。福克斯力压朗逸成为2014年的轿车市场销量冠军,销量达到39万,2015年和2016年的销量也都超过了20万,畅销程度可见一斑。

翼虎2014年销量达到了23万辆,

技术上,2011年引进当时福特最新的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箱。

客观地说,当年美系车品牌影响力还是相当不错的,“马丁脸”在当时是一个大看点,再加上操控口碑以及动力加持,这一波福特的产品力还是很能打的,为销量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炮弹。

三、断崖式下降,光速陨落

从2016年销量近100万辆到2020年前七个月销量仅有8万+,还不到9万辆。当然有人会把这个原因归结于车市整体下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三年多的时间,长安福特的衰退速度也着实惊人。

一般来说,内因更具有决定性。

1、首先就是最直接的车型产品。

长安福特的衰退与它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布局有很大的关系。曾经有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说福特在中国销量大幅下跌主要是因为新产品导入乏力。

2015年金牛座上市之后,直到2018年的全新福克斯,长安福特在三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推出一款新车,这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车市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们则疯狂推出新车,尤其是日系品牌,在2018年之后整个车市趋于低迷的时候竟然逆势增长,几乎是全面开花,从小型车市场到中大型市场各个细分市场都咄咄逼人, 原有的明星产品继续补强,还增加了很多孪生车型,比如丰田的奕泽和C-HR、威兰达、本田冠道和UR-V,凌派、皓影、尊享、INSPIRE,几乎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布局了两款车型。

此外,断轴和变速箱等质量问题让福特的品牌形象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长安福特旗下核心车型的断轴以及双离合变速箱抖动严重问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关于受理 汽车 产品投诉情况的统计,2017年,长安福特被投诉850次,位列第一,超过一汽大众的806次和上海大众的712次,这让长安福特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不仅没有正面积极解决问题,嘴硬拒不召回,反而敷衍了事,能拖就拖,这极大伤害了消费者的热情。

反观大众因为DSG双离合变速器也被消费者诟病,过程是有些曲折,但大众还是选择了召回,结果还是正面的,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大众成为了大赢家。

中国市场就是这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手在攻城略地,而长安福特固步自封,眼睁睁看别人大口吃肉,自己只能干喝汤。

现在是还能喝点汤,未来有可能就像铃木一样,连桌面都上不了,灰溜溜地溜出中国市场。

2、库存高企

销量不振另外一个连锁反应就是产能过剩、库存压力大。

前两年,因为产量过剩,长安福特主动减产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用长安福特经销商的话说就是,以前会根据长安福特提供的预计产量进货,而最近两年,则变成了长安福特经常临时通知下周停产,这种突然袭击搞多了,对经销商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据了解,长安福特整车工厂有5家,其中3家在重庆,1家在杭州,1家在哈尔滨,5家工厂总产能约为160万辆。

哈尔滨工厂投产于2016年,当时长安福特的年销量95.8万辆,正处于巅峰时刻,未来可期。

谁也没有预料到,长安福特竟然自己先崩盘了。

销量骤减的一个后果就是,产能过剩、经销商压力更大。随后连锁反应是,经销商进车更加保守和谨慎,导致长安福特的销量可能进一步下滑。

中国 汽车 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2月,长安福特库存系数高达3.16,高居国内合资品牌“榜首”。最近几个月虽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0.8-1.2之间这个合理库存系数范围。

3、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高管频繁更换。

业务上的所有风吹草动,最终都是人做出的决定,所以,福特中国管理层人员的频繁变动理当要为市场表现不佳背锅。

据不完全统计,福特中国自2008年至今的12年时间里,中国市场负责人的位置至少有8人坐过,平均在职时间1.5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这些年份都发生了中国市场负责人的人事变更。

这显然不是一款或者几款全球车型就能做到的。

在品牌忠诚度较低、受产品更新频率影响较大的中国市场,这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

4、福特总部对中国业务的战略出现了问题

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一个福特”的战略帮助福特度过了危机。这个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精简各个级别的产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同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整合全球资源,缩减成本,效果当然是非常显著的,福特迅速摆脱120亿美元的亏损状态,度过了危机。

但随着中国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福特”的打法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毕竟中国市场有自己的特点,中国消费者也有自己的使用需求,大空间、低油耗还有实用性都是用户关心的重点,而福特的全球车型明显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直到2012年,长安福特还只有福克斯、蒙迪欧和嘉年华三款轿车,翼虎直到2013年才进入中国市场,而此时国内的SUV市场已经如火如荼了,我们再来看2015年上市的金牛座,尽管定位是中高端轿车,我记得是陈道明代言的,但实际上这款车型在美国市场已停售多年,这种业务决策只能说非常漫不经心。

我们再看竞争对手的表现,它们基本都针对中国市场做出相应的产品战略。如通用进入中国后与上汽共同成立泛亚技术中心,为中国本土市场做出相应的产品调整,早在2008年就上市的号称德原朗的朗逸在中国市场都成了明星产品,雷凌作为卡罗拉的兄弟车型在2014年也开始销售,现在朗逸堪称本土化最成功的车型,雷凌的月销量基本保持2万+的水平,和卡罗拉遥相呼应。

但福特的中国战略恰恰相反,要不靠着全球车型吃老板,要不就凑乎来个老掉牙的车型,这样的战斗表现注定了长安福特的影响力一落千丈,市场销量自然一败涂地。

四、痛定思痛,全面再来

别人家都是跟着大盘跑,就能收获销量,而福特却偏偏“逆市而为”,这种表现深深刺痛了福特的神经。

尽管福特在中国市场上遇冷,但是,福特绝对没有放弃中国市场的动机。当福特意识到它在中国市场的失误之后,马上就调整了策略。

1、首先是人,高管阵营本土化

2018年4月,李宏鹏出任福特大中华区销售与市场副总裁兼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2018年10月,奇瑞 汽车 原总经理陈安宁出任福特集团副总裁、福特中国CEO。陈安宁可谓是福特老兵了,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又回到福特。陈安宁回归之后,福特将中国市场升级为与北美市场并列的核心市场,由福特总部直管,用陈安宁自己的话说就是“福特在中国的业务我能说了算。”

紧接着,福特中国及其在长安福特的高管层,迎来了一波重新排兵布阵。先后由曾经有着9年东风日产营销经验的原宝沃 汽车 CEO杨嵩,出任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原福特老将刘宗信再次加盟,出任销售副总裁;曾经有着10年日产公关经验的原宝沃 汽车 市场总监霍静女士,出任福特中国公关副总裁;以及最近一段时间陈晓波和王金海分别出任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副总裁和执行副总裁的职位。

如此之大的高管阵营本土化改革,对长安福特来说,实属前所未有,这显示了福特变革的决心和力度。

2、产品换新、技术升级

2018年全新福克斯的上市,长安福特在2019年又紧接着推出了全新一代福克斯Active、全新产品锐际Escape、全新第六代探险者投放市场,以及金牛座、锐界中期改款产品等。

举动可以说不小,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夺回曾经丢失的市场。

2019 年4月,陈安宁发布了“福特中国2.0”战略,主要内容是330计划,即3年时间推出30款以上新车型;其次,深化在华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同时也发布了智能 科技 计划和中国创新计划。

长安福特在2019年上市和改款的车型上,还搭载了智行信息 系统SYNC+,这是和百度合作开发的,还有Co-Pilot360驾驶辅助系统,还有C-V2X技术,这些技术都已经搭载或即将搭载在长安福特的车型上,

市场和消费者能够感受得到,长安福特对市场的变化趋势依然敏感,虽然失落了几年,但在技术储备上并不逊色。

3、此外经销商层面,长安福特的决策也明显更有针对性。

代理过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一职的刘曰海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经销商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精细化运营。

具体表现是,2019年,长安福特调整了经销商管理思路,销售模式由批发推动型转向零售拉动型——即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

基于这个思路,长安福特经销商减轻了库存压力,情理了3万台积压库存,最大程度地帮助经销商改善财务和现金流。

五、效果初显,但问题更多

2019年是长安福特调整过后的第一个完整销售年,但销售数据并不理想。

2018年,长安福特年销量为37.78万辆,同比下降了54.38%,2019年销量为18.39万辆,同比又下降了51.3%,2020年前8个月总销量达到13.54万,同比去年同期103854辆增长了30%,目前可以说终止了跌跌不断的趋势。

而且,长安福特自从2020年4月份起,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这无疑是个正面的信号。这已经说明了,去年发布的“福特中国2.0”战略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从具体车型来看,目前长安福特的销售主力是锐际,目前销量已经超过2万,其次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锐界,轿车方面,以福克斯和福睿斯为代表,销量也都分别超过了两万,虽然说和竞争对手相比,长安福特这几款车的销量并算不上多出色,好在SUV和轿车两个最重要的细分市场表现都比较均衡,正是凭借这一点,长安福特才实现了整体销量同比增长。

从销量上来看,2020年长安福特在单月销量以及累计销量两个统计口径上,都实现了同比增长,但这个增长建立在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之上,这并不能说明长安福特在华复苏。

1、产品依然存在问题

从产品来说,长安福特旗下车型依然问题重重,致命问题依然存在,并没有随着管理层的本土化而恢复竞争力。

比如福克斯2015年没有解决的问题,2018年的更新换代还依然存在,没有得到解决,配置上没有亮点,更过分的是还搭载了三缸发动机,虽然从技术层面三缸发动机已经日新月异,但无奈市场就是不认账。这也导致了一个事实,曾经8个月销售近30万辆的车型,2019年全年销量不足1万辆,现在月销量也就是2000多台,被当年并驾齐驱的对手狠狠地甩在了后面。

蒙迪欧和翼虎的改款像是敷衍了事。除了翼虎换了个新的马丁脸,其他的变化,不拿放大镜都找不出来。内饰设计一如既往地老旧和潦草,丝毫没有要跟上潮流的意思。

还是那句话,在中国市场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长安福特的这种操作注定了它难以恢复到往日的水平。

2、从目前市场竞争的态势来看,长安福特陷入了多重困境。

一是刚才说的自身问题,自家车型虽然这几年极力推新,但原来消费者熟悉的车型换汤不换药,甚至还逆势而行,新出的车型则需要市场发酵和推广,需要消费者慢慢认识,不能迅速转换销量,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

三是我们从乘联会的统计数据中,能够看出德系、日系乘用车市场份额上升明显,而美系、韩系、法系同比降幅均超过20%,留给长安福特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少。

从整体形势来看,长安福特的未来场景并不乐观。可以预见的是,长安福特要想在中国市场恢复往日的销量规模,它必然要经历一场恶战,而它本身也要经历一场阵痛。比如说人事方面会在继续调整,产品方面也要拿出更多的诚意出来。

以上就是长安福特此刻的真实写照。

此前公布的『2025计划』中,福特正在酝酿新一轮多达50款新车的产品阵容,其中包含15款电动车和8款SUV车型,看起来振奋人心。

只是,战略上的表述上高举高打是理所应当,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实现目标则是另外一回事。上文说了,长安福特三面受困,要想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要想实现4年前的销量规模,这不是喊喊战略就能实现的,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困难要克服。

希望长安福特能早日找回状态,毕竟留给它的市场空间并不多了。

长安汽车上半年扭亏为盈 靠的是“变卖家当”和“炒股”

[汽车之家?新闻]?2019年走向尾声的时候,车企们叫苦不迭纷纷说自己“太南了”,但到了2020年它们就会知道,更艰苦的日子还在后头。行至9月初,主流车企基本都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财报,而15家上市乘用车公司的财务数据显示(北汽集团尚未披露),66%的企业盈利水平不及去年同期水平,7家车企陷入亏损泥潭,众泰、力帆、海马三家企业还因大幅下跌的业绩等“披星戴帽”。那么在受疫情波及且车市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又有谁赚到钱了呢?本期文章让我们先行走近排名Top?5的企业一探真相。

■上汽/华晨/东风等国企确实很赚钱,但……

张爱玲在《天才梦》里这样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的本意是我们在享受美好的人生时不得不忍受各种各样的烦恼;但对于各家车企来说,净利润也是一个华丽的袍子,掩盖了各家不同的烦恼与不如意。

上汽:谁说赚了钱就一定很快乐?

我们先来看看净利润Top?1的上汽集团。上汽集团今年上半年净利润83.9亿元,是截至目前赚钱最多的企业,但让其惆怅的烦恼是真不少。首先,上汽集团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相比去年同期净利润蒸发了53.7亿元;

其次,合资板块依然是上汽集团的“利润奶牛”,从联营和合营企业处获得的收益为48.2亿元。但细看之下就会发现,上汽旗下的合资板块已出现分化,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仍贡献高利润,上汽通用五菱却由盈转亏。

最后,最令上汽集团头大的莫过于自主板块仍未实现盈利。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共获投资收益72.8亿元,非经常性损益12.2亿元(两笔较大的非经常性损益有政府补贴11亿元、处置非流动资产4亿元),上述收益都计入净利润。而上述收益共计85亿元,高于上汽集团最终呈现的净利润,可见,自主板块离盈利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上汽集团一直未放弃对自主板块投入和努力,如荣威为实现品牌战略升级推出了新“狮标”和全新“R标”双标战略,正努力打造“新国潮”的品牌新形象;名爵则发布了“mission?100”战略,以“数智科技”为核心理念,启动品牌战略新一轮提速。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上汽集团在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方面进行了资金缩减,但研发费用依然保持与去年同期差异不大的58亿元。可见,上汽集团也在为应对股比提升和车市下行做努力。

华晨:除了华晨宝马都在亏……

上汽集团还有时间暗暗努力以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华晨却已然是火烧眉毛了。今年上半年,在其他车企净利率无一家超过10%的情况下,华晨中国的净利率达到了惊人的278.97%。

然而,华晨中国的利润全部来自华晨宝马的贡献,数据显示,华晨中国上半年营收14.5亿元,同比下滑23.85%;净利润却达40.45亿元,同比提升25.24%。其中华晨宝马为其贡献利润43.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贡献8.3亿元。

『华晨宝马上半年各车型销量』

看到这你就能理解为啥宝马要将股比提升至75%,因为华晨宝马太能赚钱了。一方面,华晨宝马的利润逐年走高,数据显示,2015-2019年,华晨宝马给华晨中国贡献的净利润分别为38.23亿元、39.93亿元、52.33亿元、62.45亿元和76.26亿元;另一方面,华晨宝马的单车利润提升明显。今年1-6月,华晨宝马销售新车26.2万辆,同比微降0.8%,但利润却上涨23.4%,可见,宝马单车利润正进一步走高。

华晨宝马的业绩表现虽然耀眼夺目,华晨中国可高兴不起来,因为宝马集团将在2022年完成股比增持,这意味着华晨中国躺着数钱的日子不多了。而反观本部业务,华晨中国可谓一个头两个大,华晨华颂上半年以不足千辆的成绩收官,中华品牌销量仅0.3万辆,金杯汽车则售0.8万辆。这还不是最危险的,乘联会数据显示,华颂和中华7月销量归零了……如何提振自主板块的业务已成华晨中国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华晨中国还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资金流动性危机,旗下股债“18华汽01”“18华汽03”和“19华汽01”近日价格异动频繁,引发评级机构将华晨中国加入观察名单;该公司港股股价也自7月以来持续走低,截至9月9日报收6.72港元/股。

据知情人透露,由于百亿债券风险恶化,华晨汽车债权银行已组成债委会。华晨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债券持有者存在跟风现象,影响公司的债券价格;该发言人认为,华晨集团作为辽宁省的国有企业,有着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且公司目前一切运转正常,财务状况较为稳健。

财务状况是否稳健,财报可一目了然地看清公司实力。值得一提的是,压力之下,华晨中国已然启动自救,方式包括向辽宁省政府寻求帮助、调整集团架构和业务方向、入局出行业务等。此外,合作伙伴宝马也没有对华晨中国的处境袖手旁观,继7月为华晨送来500亿元零部件采购订单后,又在8月从德国抽调了20名宝马专家入驻华晨中国,以帮助提升该公司的业务水平。外界帮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华晨中国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并独自走好接下来的路。

靠合资盈利?东风:谁不是呢

虽然老话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奶瓶在的时候经常会让人忘记危机。净利润排名第三的东风集团,其利润也主要由合资板块贡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合资板块为东风集团贡献收益40.7亿元;另外处置合资及联营公司的收益及政府补贴共计6.2亿元,以上收益计入净利润,总计46.9亿元。

但东风集团上半年最终呈现的净利润为30.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利润被拦腰砍断,同比下滑64.89%。可见,包括中国品牌在内的主营业务受疫情打击较大,恢复速度较慢,本部业务总亏损额约为16.7亿元。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远不止短短的几个月,尤其东风集团地处疫情中心,承受着停工停产等多重压力,但在疫情期间,东风集团除捐款和物资达4100万元外,还为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服务,这些虽不计入财报,但这些一力承担社会责任的举动依然让我们感动,同时我们也希望富有责任心的企业接下来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长安:合资不给力,但自主板块扛大旗

曾经合资板块也是长安汽车的利润奶牛,但要注意是曾经。在2020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的整体业绩继续被合资板块拖累,其中长安福特上半年净亏损11.4亿元,与去年同期亏损7.8亿元相比,亏损进一步扩大。

相比去年来说,长安汽车在合资板块的亏损在逐步缩窄,原因在于其把亏损资产甩出去了一部分,比如将长安标致雪铁龙50%股权转给了宝能集团等。且受益于长安PSA、重庆长安新能源等股权出售,长安获得收益35.5亿元,加上持有宁德时代等股票获得投资收益17.5亿元等,长安汽车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共计52.2亿元,这直接弥补了长安汽车合资等板块的亏损,净利润大增216.17%至26.02亿元。

『长安汽车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上汽、广汽、东风及华晨中国等企业,长安是个特殊的存在,因为它正逐步倚靠自主板块提升自己,去年还实现了盈利。不过今年受疫情影响,长安自主板块呈现亏损状态,但其毛利率实现了增长,全年有望再次实现盈利。

表面来看,长安汽车的财务数据并不亮眼,但其在长安乘用车、长安欧尚、长安凯程等自主板块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如果说国企中有谁不怕乘用车股比放开,长安汽车一定有姓名。我们也希望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国企向长安汽车学习,真的在合资过程中学到了海外品牌的管理经验和产品技术等实现自我提升。

广汽:合资板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在广汽集团体系里面,自主板块一直是其短板,其也不回避这一问题,在解释营收下滑时,坦言称主要受疫情影响,旗下传祺品牌销量下降。不过除了销量下滑外,广汽集团主营业务还面临毛利润下滑的情况,其中整车制造业的毛利率同比下降1.73%至1.09%,零部件制造业毛利率同比降9.87%至4.09%;仅“金融及其他”实现了毛利率增长,且毛利率为42.48%。

不过在今年上半年拖后腿的显然不止于自主板块,广汽三菱、广汽菲克等合资板块也是拖油瓶,二者共计亏损16.4亿元。也有小伙伴注意到,广汽丰田是唯一一个实现盈利同比上升的企业,上半年为广汽集团贡献利润56.4亿元。

此外,广汽丰田也是集团旗下唯一一个实现产销量、营收及净利润均增长的企业。财报数据显示,广汽丰田上半年实现产销30.95万辆、32.09万辆,同比增长7.1%和3.1%;实现营业收入466.36亿元,同比增长3.9%。另外,就排名前五企业的合资板块看,广汽丰田的净利润仅次于上汽大众之后排第二(上汽大众上半年销售58万辆),可以预见,一汽-大众及一汽丰田在手的一汽集团,今年的盈利表现会很惊艳。

除合资板块外,广汽集团也正在努力扶持旗下中国品牌,在今年车市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研发支出不仅没有缩减,还提升了6.6%至23亿元。

总结全文:不可否认,在疫情和车市下行压力下,每家车企的盈利之路都走得比往常艰难,各家净利润主调以跌为主。就本期的5家国资车企看,它们虽然赚到钱了,但盈利结构不够健康,合资板块是利润大头甚至是唯一源头,这在股比放开的大背景下风险不可谓不大。我们着重笔墨拆开来看各企业的利润来源,是希望各车企意识到这些问题,接下来能够像长安汽车一样在自主板块有所作为,唯有此未来才能在市场上长久地拥有立足之地。下期财报我们将解析吉利、长城、比亚迪三大民企及北汽、江铃等企业的财报,它们的盈利结构健康码?谁是盈利主力?下期我们将揭秘上述问题,请持续关注汽车之家的财报解析。(文/汽车之家?宋爱菊)

长安汽车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汽势Auto-First|梁树一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最新发布的2020上半年度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盈利为20亿—3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为189.28%—233.93%。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期长安汽车为亏损状态,亏损金额为22.4亿元,在疫情之下,扭亏为盈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销量逆势上扬却也难以止损

2019年是长安汽车不平凡的一年,或者更可以说是命运多舛的一年,在第三次创业的发力时期,车市“寒冬”悄然而至,而刚刚痛失“自主一哥”的长安汽车在2019年销量大幅下滑,最终以亏损收官。

汽势Auto-First注意到,在2019年,长安乘用车、长安欧尚、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PSA无一幸免,纷纷出现下滑,尤其是长安福特。在2016年,长安福特曾取得了逼近百万的年销量,而到了2019年则仅剩18.3万辆,短短三年间,长安福特黯然无光。

而进入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中国车市遭受更严峻的考验,而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销售新车787.3万辆,同比下滑22.4%,下跌已经成为了各大汽车集团的主旋律。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却在疫情之中站了起来,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售新车83.1万辆,同比增长1.3%,虽然看似同比增长并不显著,但需要注意的是,疫情之下的1.3%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具体而言,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板块(包括长安乘用车、长安欧尚)在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哦新车42.04万辆,同比增长6.64%;长安福特在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9.75万辆,同比增长30%;而长安马自达在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5.6万辆,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是8.4%的下滑幅度也大大领先于乘用车市场总体增速。

不仅如此,根据此前长安汽车制定的2020年191万的销量目标,目前已经完成了43.5%,对于疫情之下的中国车市,这一成绩更是可圈可点,而根据6月份长安汽车各大版块终端销量的再度提速(6月份长安乘用车板块同比增长38.11%;长安福特同比增长37%;长安马自达同比增长30.7%),完成这一销量目标似乎并不难。

仅从销量来看,似乎长安汽车上半年业绩预期的扭亏为盈正是得益于此,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长安汽车在公告中透露道,盈利的是原因是因为非经营性损益项目贡献了52.75亿元,这意味着终端销量正增长的长安汽车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层面依然有着22.75亿—30.75亿元的亏损……当然,终端销量的逆势上扬的确有效降低了亏损。

盈利靠的是“变卖家当”和“炒股”

长安汽车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之所以同比大幅增加,主要因公司产品结构改善,从而致使盈利能力提升,当然,长安汽车也公布了创造收益的项目。

首先,长安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简称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亿元。

去年12月份,长安新能源增资在重庆两江新区举办了增资仪式,其中长新股权基金增资10亿元;两江基金增资10亿元;南方工业基金增益7.4亿元;南京润科产投增资1亿元,而与此同时,长安汽车所持有的长安新能源股权由此前的100%稀释至48.9%。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增资过后,长安新能源并未作出大规模扩张,所以增资的资金大部分进入了长安汽车的手中。

其次是出售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安PSA)股权为上市公司股东提供了约14亿元的净利润。

对于成立于2013年的长安PSA而言,DS品牌车型在终端市场从未热销,年销量始终在千余量徘徊,而长安汽车也不离不弃,利用其年产能20万辆的工厂为长安新能源车型、长安CS85代工,以解决长安PSA温饱问题。但世事难料,在2019年长安汽车步入低谷,无力继续接济长安PSA,于是,还未熬过七年之痒的长安PSA最终上演了一场“分手”大戏。

去年年底,重庆联合产权交易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长安汽车已于2019年10月28日发出挂牌预披露公告,意图出售长安PSA?50%股权,项目预披露期至2019年11月22日结束。很快,接盘人来了,它就是汽车圈的“野蛮人”——宝能。据了解,此次长安汽车持有的长安PSA?50%的股权作价16.3亿元,而长安PSA项目终止后,这些资金大多也就成了收益。

除了出售长安新能源和长安PSA的股权,长安汽车另一笔横财来自“炒股”。2016年,深知新能源车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长安汽车瞄准了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不过当时宁德时代还不是“电池一哥”。

2017年,长安汽车出资5.19亿元,通过收购镇江德茂海润基金32.67%的基金份额,以间接方式入股宁德时代,持股比例约为0.39%,而在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股票为长安汽车带来了巨大回报,虽然持股比例并不多。长安汽车公告中指出,公司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75?亿元。

汽势观:疫情之下,长安汽车在上半年能取得如此收益已经非常不易,不过逆市上扬的销量却依然不能止损,反而需要靠出售股权以及宁德时代股票大涨帮助盈利,这也体现出当先车企艰难的现状,当然,对于一步步走出低谷的长安汽车而言,未来可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新一批车企上半年财报出炉,疫情下仍有这么多车企大赚?

财经网汽车讯?根据7月14日晚间发布的公告,长安汽车在2020年上半年预计实现经营扭亏为盈。

公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亿元?~?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28%~233.93%,预计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42元/股?~?0.62元/股。2019年同期,归属长安汽车股东的净利润为-22.4亿元,每股亏损0.47元。

此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预审计。对于净利的大幅增加,长安汽车归因为公司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其中非经常损益项目包括: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带来的21亿元净利润;出售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的股权带来的14亿元净利润;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带来的17.75亿元。

新能源规划是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中重要一环。2017年10月,长安汽车宣布在2015年新能源战略基础上,启动全新的“香格里拉计划”,目标在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的打造,在2025年推出21款全新的纯电车型、12款全新的插混车型,2025年前停售传统意义的燃油车且通过116万辆的销量实现国内新能源品牌第一。

在启动“香格里拉计划”不久,2017年11月,长安汽车以5.19亿元将镇江德茂海润基金收入囊中。收购完成后,长安汽车间接持有宁德时代0.3855%的股权,也成为了持股动力电池供应巨头宁德时代的第三家国有汽车集团。

财经网汽车查阅资料发现,为长安汽车带来巨额收入的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咨询服务;汽车整车制造(不含汽车发动机);汽车零部件销售;汽车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迫于亏损压力和扩张需求,长安汽车曾在2018年10月将该公司挂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计划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

由于长期无人接盘,挂牌一度终止。在放松增资条件后,长安汽车于2019年9月再次挂牌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12月,长安汽车宣布拟引入四家企业作为战略投资,公司持股比例由100%稀释至48.9546%。四家资方分别为南京润科、长新股权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均为国资战略投资者。

公开资料显示,南京润科由国有独资的南京溧水经济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长新股权基金和两江基金的最终受益人均为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南方工业基金则背靠重庆市财政局、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

在增添新能源队列的同时,长安汽车也在斩断负债业务。此次预期业绩中所提及的长安标致雪铁龙成立于2011年,由长安汽车集团和标致雪铁龙合资,注册资金40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占股本50%。2019年前三季度,该合资公司总资产为72.03亿元,总负债59.99亿元。由于表现低迷,2019年10月,长安汽车挂牌持有的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全部股份,12月30日,长安汽车与前海锐致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长安PSA?50%股权全部转让给前海锐致,转让金额为16.3亿元,后者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除了金额抢眼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长安汽车市场表现也同样不俗。据其公布的数据,长安汽车6月销量为19.44万辆,同比增长38.11%;2020年上半年累计销售83.1万辆,同比增长1.33%。根据乘联会提供数据,6月份国内乘用车零售达165.4万辆,环比增2.9%,同比降6.2%;上半年全国乘用车零售770万辆,同比下降23%。

截止7月14日收盘,长安汽车股价报13.19元/股,跌幅为1.64%。

基于长安汽车业绩预告中盈利同比增189.3%~233.9%,中金认为,短期内盈利有波动,中长期增长还依赖量价表现和成本控制。华西证券认为,长安汽车预计今年第二季度起盈利恢复弹性,“考虑到公司中期盈利中枢将继续回升,给予公司?2022?年?12?倍?PE,维持目标价?16.92?元,维持?‘买入’评级。”同时,华西证券给出风险提示: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下滑、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降本控费效果不达预期、长安福特战略调整效果不达预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定增60亿资金助力转型 专家称经营状况有望提升

近期多家车企相继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财报。与大家预想的一样,收入下跌和亏损是常态,毕竟受疫情影响,今年初车企和经销商都处于停工状态,加上企业研发投入不断,财务报表难以有理想的数据。

但也有车企是例外,上半年它们的营业额和利润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比如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和江铃汽车。而利润跌幅较大的企业是产品缺乏竞争力的企业。

三大车企的利润大涨

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江铃汽车三家车企在上半年获得的利润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其中,比亚迪汽车上半年营收313.86亿元,同比增长34.82%,净利润24.73亿元,同比增长329.9%,毛利为41亿元,同比增长164.27%。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27.82亿元,同比增长9.73%,净利润26.02亿,同比劲增216.17%。而江铃汽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0.7亿元,同比上升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上升253%。

虽然比亚迪汽车的财报数据不错,但并非完全靠汽车业务所得,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比亚迪的汽车销量和业务都有所下跌,累计销量是15.86万辆,同比下滑30.4%,业务收入320.72亿元,同比下滑5.6%,但得益于高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整机出货量增加,玻璃及陶瓷产品出货量同比翻倍,比亚迪的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与比亚迪不同,长安汽车和江铃汽车盈利主要靠汽车业务所得。上半年,长安汽车的累计销量是83.1万辆(包含合资品牌),同比逆市增长1.3%,总体跑赢了大盘,这也让长安汽车的收入增加,长安汽车还在金融资产方面投资,还为其带来了17.62亿元收益。

更有看点的是江铃汽车,江铃上半年扣非净利润转负为正,净赚0.5亿元,同比增长136.6%。这意味着,江铃汽车实现盈利并非全靠政府补贴,这是一个向好的信号。对于江铃汽车盈利水平提升原因,主要得益于销量提升、销售结构改善、持续推动降本增效、严控费用支出等因素影响。而在销量方面,江铃汽车上半年实现整车销售14.1万辆,同比提升3.3%,在汽车市场整体下行的环境下取得该成绩实属难得。

主流车企基本都是盈利

部分车企的利润不及去年同期,但营业收入也迎来了增长,或者获得了相对不错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比如东风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城汽车等车企。

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的营收是505.8亿元,同比增长4.4%;毛利为78.16亿元,同比增长0.28%;净利润是30.2亿元,同比下降64.5%。而东风集团的利润下降与处于疫情中心、复工复产相对较慢有很大关系,不过营收能比去年同期增长,已充分展现出自身的强实力。

此外,上汽集团的营业收入也达到2745.2亿元,净利润为83.94亿元,营收和利润额度都比较高,这要得益于上汽集团的规模和体量较大。其中,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依然贡献了最大利润,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17.85亿元和69.06亿元,不过自主品牌上汽通用五菱出现亏损,它在上半年的总营收是255.15亿元,净利润为-6.29亿元,这不仅是因为疫情影响,变速箱质量问题也影响了销量。

除此之外,广汽集团和长城汽车在上半年的业绩也不错,虽然营业收入和利润额度都同比下滑,但没有出现亏损。其中,广汽集团上半年实现总营业收入1597.0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3.2亿元。而长城汽车的营业收入达到359.2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1.46亿元。

其中,广汽集团的新能源板块尤其亮眼,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幅下挫逾30%的大环境下,上半年广汽新能源车的销量超2万辆,同比增长89.42%,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较上年提升0.62个百分点至10.47%,此前销量基数过低、Aion?S畅销和Aion?V进入市场是造成广汽新能源销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而在长城汽车方面,疫情影响也导致其收入和销量出现下跌,但在疫情逐渐稳定后,长城汽车的销量已出现回暖,上半年能够连续3个月实现销量同比与环比正增长,这是实力的体现,也是长城汽车能获利11.46亿元的主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哈弗品牌在上半年还成功突破600万辆销量成绩,成为首个达成该成就的中国品牌。

没核心竞争力的车企亏损

最后再跟大家聊聊上半年亏损的车企,分别有北汽蓝谷、力帆汽车和众泰汽车等。其中,上半年北京蓝谷实现营业收入31.12亿元,同比下降69.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3亿元,同比巨幅下跌2814.98%。

北汽蓝谷利润大跌的原因主要由两方面影响,其一是上半年出行市场不景气?,疫情爆发,导致消费者不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门,这给北汽蓝谷的业务造成重创。其二是北汽蓝谷的新能源车基本走低端路线,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升级需求。

不过北汽蓝谷表示在下半年将从营销力、创新力以及降本增效方面发力,比如加大ARCFOX?品牌车型的信息推广,建立全渠道业务开发体,推进对公业务市场等等,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助北汽蓝谷的市场业绩增长。

与北汽蓝谷相比,力帆汽车和众泰汽车就没那么幸运了。其中,力帆汽车正在面临着繁重的债务,已被逼到了破产退市的悬崖边。而众泰汽车的流动资金也十分短缺。它们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产品缺乏竞争力,进而导致销量低迷,利润不景气。然而造车需要巨大的成本,当产品无法带来更多利润时,企业必然是高筑债台。买车君认为,力帆和众泰汽车被淘汰出局只是时间问题。

财务报表很好地反映出各大车企的抗风险能力和体系实力,唯有整体实力强大的车企才能在疫情期间仍可保持盈利。但是,大部分车企的盈利水平都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跌,在下半年,各大车企又会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弥补这些损失呢?未来会有更多新举措或重磅新车来提升市场竞争力?期待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对比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一季度财报怎么样?

长安汽车完成60亿元定向增发。

10月21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表示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61亿股,募集资金总额约60亿元。该笔资金将用于合肥二期项目、NE1?发动机项目、碰撞试验室项目、CD569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长安汽车称,募投项目实施后,可助力公司转型,提高综合竞争实力,优化资本结构。

专家认为,预计未来长安汽车可进一步实现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整体经营状况有望进一步提升。

有望提升整体经营状况

长安汽车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将于2020年10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强调,本次发行不会导致长安汽车的控制权发生变化。

此次发行价格为每股10.7元,募集资金总额约6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资净额为59.86亿元。

由于是定向增发,长安汽车本次发行对象主要为12家公司,包括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JPMorgan?Chase?Bank、National?Association、?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根据安排,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合肥二期项目、NE1发动机项目、碰撞试验室项目、CD569?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长安汽车表示,募投项目实施后将加强公司在技术、研发、品牌等方面投入,助力公司转型;同时,亦将提升爆款车型产能,加强自主动力平台、碰撞试验等核心系统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实力;此外,也有助于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满足转型发展的资金需求,优化资本结构。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表示,这次定增募投项目,有助于提升长安的产品竞争力,进而提升盈利能力。同时从财务上能够改善资本结构,叠加今年以来长安剥离部分非核心资产,预计未来长安将进一步实现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整体经营状况有望进一步提升。

整体经营状况有待提升

目前,长安汽车在营收、成本控制等经营状况,相比部分头部车企,还有待提升。

财经网汽车整理了部分车企2020年中期营收,并统计了毛利率。发现长安汽车从营收到上半年毛利率,在众多车企中表现较为平平。

长安汽车2020年中期营收为327.3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9.73%,其上半年毛利率为9.61%。

白毅阳表示,长安的毛利率整体来看,属于行业平均水平;从市场估值来看,长安汽车动态市盈率也接近平均水平。

10月23日,长安汽车开盘价为每股15.61元,总市值约为850亿元。而如东风集团股份市值约为491亿元,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市值超千亿元。

但是,和比亚迪、长城以及吉利等相比,长安汽车在成本控制层面略逊一筹。比亚迪、长城以及吉利等毛利率均在14%以上,尤其是比亚迪,毛利率达到了22.63%,是长安汽车的2倍。

白毅阳指出,相对而言,长城和吉利等成本控制能力比较强,因此毛利率相对较高。

易车研究院分析师周丽君认为,相比头部车企,长安汽车整车毛利率偏低,这表明其产品走量但存在单车利润偏低的问题。长安汽车上半年整车毛利率为9.29%。

而且,由于合资公司盈利情况比较弱,白毅阳认为,长安汽车整体盈利能力受到拖累,这也导致资本市场对其关注度下降。

据长安汽车中期年报显示,长安福特上半年净利润亏损达11.4亿元。

不过,白毅阳认为,随着长安汽车出售长安雪铁龙,为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相信(长安汽车)整体盈利能力将边际提升”。

UNI系列或可提升毛利率

UNI系列的推出,或有望成为长安汽车毛利率突破10%的助力。

长安汽车在今年3月正式发布UNI系列(中文名为“引力”系列)。

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UNI系列是长安汽车自身品牌向上的表现,可定位为中端产品。他指出,在UNI系列推出前,长安汽车产品主要集中于12万以下细分市场。

今年6月,UNI系列首款车型UNI-T正式上市,售价为11.39-13.39万。第二款概念车Vision-V的量产版于9月底亮相北京车展。

在销量方面,UNI-T已连续三月销量破万,有望成为长安汽车新增长点。

张翔表示,UNI-T在造型、智能配置以及性价比等层面,相比长安汽车其他产品有较大的提升,促使其销量走高。张翔较为看好UNI系列的市场表现。

白毅阳则认为,因为汽车企业的经营杠杆比较高,毛利率的实际提升还取决于UNI的放量。他认为,“随着UNI-T继续放量,以及未来UNI其他车型推出,长安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但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长安UNI系列应警惕高开低走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同比上涨28.6%:形势向好,但非大好

近日多家主机厂公布了自己的一季度财报,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多家主机厂的财报其实都很难看,但我们还是那句话大家都下滑或者大家表现都不好,不过矮子里拔将军嘛,总会有个第一第二的排名,所以那些鼓吹大家都不好的水军就可以撤退了。

目前自主三大主力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拿来做对比也没什么稀奇的事情,至于那些说长城汽车一直跟合资比而其他自主品牌一直和长城汽车比的言论车卖场觉得可以消停会儿了,自欺欺人毫无意义!

今天咱们来看看长安一季度的财报,对比长城汽车怎么样!

先来看看长安汽车的销量,同样和长城汽车一季度销量不好一样,一季度长安汽车的销量数据也没好到哪里去,据其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一季度,长安汽车累计实现产销总量分别为27.51万辆和30.31万辆,同比分别下跌36.97%和32.12%,对比长城汽车的下跌要稍微好那么一丢丢吧,而且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长安汽车在自主品牌SUV的3月份总销量中超越了长城汽车,登顶冠军。

说完了销量咱们再来关心关心钱的事情,据其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盈利:5亿-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85%-135.78%。说白了就是一季度长安汽车赚钱了,那么是怎么赚钱的呢?

对于业绩出现变动原因,长安汽车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主要因为公司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同时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预计增加当期非经常性损益22亿元左右。如果排除这部分收益的话,那么其实长安汽车在一季度的净亏损额约在14.5-17亿元,是不是感叹文字游戏的强大以及总有办法让你看出是赚钱的感觉!

疫情的影响还在继续,各家主机厂为了销量也开始加入价格战,不过好在长安汽车因为有多款新车的推出可能会让其压力更小一些,反观长城汽车可能就要压力更大一些。但是当大家都打起价格战的时候估计谁都不能独善其身,这估计会让主机厂的利润进一步下滑,未来的财报数据可能会更难看。

对比长城汽车的一季度财报表现,大家觉得长安汽车表现的怎么样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连续6个月20%+的同比正增长,长安汽车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创下2020年单月销量新高。

不出意外,长安汽车在节后的第一时间通报了9月份销量:单月销量205543辆,同比增长28.6%。其中,中国品牌销量153039辆,同比增长31.9%,长安马自达销量14896辆,长安福特销量27730辆。无论是自主板块,还是合资板块,都保持着环比、同比双增长的势头。

最受瞩目的,是CS75系列和?逸动系列。前者9月销量25724辆,同比增长27.4%,已连续5个月突破2万辆;后者9月销量18481辆,实现了81.8%的同比增长,自逸动Plus上市以来,已经连续7个月单月销量破万。

长安汽车旗下SUV家族的CS55、CS35表现也可圈可点。在蓝鲸发动机的助攻下,CS55系列、CS35系列单月销量分别达到了12951辆和7078辆。

大家都关系的UNI-T,9月销量达到了10601辆,连续3个月单月销量破万,一定程度上表明长安汽车在中高端市场上的探索,初步取得了成效。

短短1年,逆势翻盘

可能很多人都已经忘记,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上半年,它还被生死问题所深深困扰。彼时的长安汽车降至冰点,士气低落,以降价换销量,合资板块降无可降,四面楚歌。

这也是汽车行业的魅力所在,虽然都说汽车从立项到SOP,再到走进市场至少要5年时间,但是,在刚刚过去的1年时间里,我们看到了这家数一数二的汽车集团由垂死边缘迈向高歌猛进,我们看到圈内明星由“年度最惨的人”摇身一变为“年度最得意的人”,同时也看到众泰、华泰、力帆、华晨、博郡、拜腾之流从此销声匿迹,再无翻身的可能。

其实,早在2019年年底和2020年年初,长安汽车就表现出了超强的复苏能力。

那么,它是如何翻盘的呢?尤其是在车市下行+新冠疫情双重压力之下。

所有活下去的车企的都少不了拳头产品,长安CS75就是那只拳头。2019年9月初的成都车展,长安CS75PLUS正式上市,并迅速蹿红。

长安CS75?PLUS一炮而红,抓住了几个关键点。第一,颜值。在摆脱了“山寨雷克萨斯”、“山寨路虎”标签之后,长安终于也走上了家族化设计路线。第二,跨级竞争,以大欺小。CS75?PLUS把紧凑型SUV的车长做大到4670mm,轴距做到2710mm,比同时期的哈弗H6、博越PRO、传祺GS4都要大一圈。第三,均衡。无论是行驶质感、1.5T+爱信6AT/2.0T+爱信8AT动力表现、新车用料都不存在短板。

第四,也是尤为重要的,战略选择。产品方面,选择消费者关注度最高的紧凑型SUV切入,并采用“同堂销售”的组合拳战略,让长安CS75妥妥地成为了那个即将撼动哈弗H6销量霸主的挑战者。不应该把“同堂销售”等同于负面解读,市面上最畅销的车型,朗逸、轩逸、哈弗H6、博越、荣威RX5等是两代车型的叠加。

CS75PLUS的成功,让这位曾经的“自主一哥”找回了自信,更重要的是,它的成功意味着长安汽车全新一代产品得到市场认可,此后,全新一代逸动PLUS、CS55系、CS35系均出现了销量大涨。

长安汽车坚持对“蓝鲸”发动机的技术投入,是它能够快速“回血”的技术支撑。

蓝鲸2.0T大排量高性能发动机主要用在CS75PLUS和CS95上;蓝鲸NE发动机1.5T主要供给CS55?PLUS、CS75?PLUS;?蓝鲸NE发动机1.4T主要供给逸动PLUS、CS35PLUS等入门车。值得一提的是,NE发动机平台通用化率高达98%,全系兼容48V、HEV、PHEV设计,发动机平台化。

CS75?PLUS搭载的1.5T发动机,在1250rpm即可爆发峰值扭矩,热效率能达到40%。有媒体传,福特汽车正在与长安汽车探讨蓝鲸发动机搭载于长安福特产品的可能性,这是对长安蓝鲸发动机的认可。

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长安汽车内部的产品结构调整,改变“低端化”产品布局,也帮助长安汽车快速走出泥潭。把悦翔V3、悦翔V5、悦翔V7、长安CX20、长安CX70等入门车型全部停掉,将更多资源集中配置到重点车型上,以上调整,对变革中的长安汽车来说尤为重要。

长安仍面临“发展问题”

销量蹿升的背后,并不是可以安枕无忧的长安汽车。行业瞬息万变,也没有哪家汽车行业能够安枕无忧。

第一,无论与一汽、东风、上汽大型国企相比,还是与吉利、长城为代表的一线私企相比,谈到企业的盈利能力,长安汽车都会略显尴尬。

长安汽车2019年财报显示,其营业总收入705.95亿元,同比增长6.48%,但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6.47亿元,同比下降488.81%。

长安汽车把利润巨亏归于合资公司下滑带来利润下降。确实,2019年长安福特销量同比下滑51%,只有18.4万辆。要知道,这头曾经的“利润奶牛”,一度为长安汽车贡献近80%的净利润。

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长安汽车营收327.82亿元,同比增长9.73%;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26.02亿元,同比增长216.17%。但是,长安汽车扭亏为盈靠的是间接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上涨、长安新能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出售长安标致雪铁龙股权。主营的汽车销售业务仍然是不挣钱状态。

第二,产品高端化方面,有待破局。

所有要活下去的中国品牌,都面临着高端化的问题。2017年前后,在长安汽车销量疯狂下滑的时候,它曾借助CS95、睿骋等车型谋求品牌向上的探索,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高端化的品牌,不是空中楼阁,品牌向上需要夯实基础,需要有品牌认知做支撑,在长安CS75PLUS、CS55系列取得成功,品牌形象获得较大提升之后,长安汽车推出了UNI全新高端序列产品,第一款产品UNI-T上市后已经连续3个月销量破万,初步获取了市场的认可。

但是,同处于11-15万元价位区间的UNI-T和长安CS75PLUS难免会出现产品打架的问题。相对而言,WEY、领克两个品牌在高端化探索上走得更快,更稳健,经验也更丰富。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刚刚“回过神”来的长安汽车做到面面俱到,我们知道长安汽车肯定会将强高端化布局,我们也会继续观察,看它如何出牌。

第三,在新能源方面,长安汽车早就发布了野心勃勃的“香格里拉”计划,2020年推出3大新能源专用平台,2025年投入超1000亿元,累计推出涵盖轿车、SUV、MPV等30余款新能源产品。

但是,进入2020年十月份,我们仍然没有看到它的3大新能源专用平台,消费者看到的是基于CS15改款的E-Pro,基于奔奔改款的E-Star,以及逸动EV,全部都是已经不被消费者认可的“油改电”产品,这些车型,在私人市场上也几乎没有销量可言。

现阶段的新能源车,仍然不是主流市场,但作为行业领军者,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存在感太低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亿元 # 长安 #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