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动态 汽车动态

氢能汽车为什么不推广-一公斤氢气跑多少公里

tamoadmin 2024-08-18 人已围观

简介1.制约着氢烯料电池汽车推广的因素有哪些?2.氢能汽车的推广问题3.氢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连丰田都决定放弃氢能源4.宋清辉:市场环境优越 市场需求旺盛 为何氢能还没有被广泛应用?5.氢能是理想的能源但为什么不能广泛使用制约着氢烯料电池汽车推广的因素有哪些?除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面临的氢燃料的生产、储存和输送基础设施以及燃料电池的成本等问题,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应用方面,还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

1.制约着氢烯料电池汽车推广的因素有哪些?

2.氢能汽车的推广问题

3.氢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连丰田都决定放弃氢能源

4.宋清辉:市场环境优越 市场需求旺盛 为何氢能还没有被广泛应用?

5.氢能是理想的能源但为什么不能广泛使用

制约着氢烯料电池汽车推广的因素有哪些?

氢能汽车为什么不推广-一公斤氢气跑多少公里

除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面临的氢燃料的生产、储存和输送基础设施以及燃料电池的成本等问题,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应用方面,还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美国提出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主要措施解决美国交通能源问题,这似乎带来了美好希望。不过,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能源专家则提醒公众,氢燃料电池汽车真正要“跑起来”,至少还需要15年的时间。而要让氢燃料电池汽车被大规模用,达到明显降低现有车辆对石油依赖程度的目的,可能还需要50年的时间。麻省理工学院能源委员会的约翰·海伍特教授指出,作为一项颇具潜力的、能替代石油燃料的技术措施,发展所谓的以氢为燃料的“氢交通经济”确实是一雪佛兰氢气动力车个巨大的挑战。即便价格与性能被公众接受,氢燃料电池汽车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被大规模用。海伍特解释说,很多因素都制约着氢烯料电池汽车的推广。

第一,新技术车辆大规模应用是早还是晚,主要受到现有车辆平均寿命的限制。目前车辆平均寿命是15年。无论是先进的内燃发动机车、混合车,还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即使有人买了这些具有新技术的车辆,目前大多数车主需要15年才能换车,这些年内,旧车继续燃烧汽油,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第二,配有新技术的车辆在厂家生产车间,从第一台到批量生产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到大规模推广又得几年之后。拿油电混合车来说,混合车有全新的技术,但市场份额却增长缓慢。混合车在美国1999年上市,到目前为止市场份额却只有1%。

第三,从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对解决交通石油燃料危机的影响角度说,欧洲过去25年推广柴油发动机的经验表明,全新的技术在短期内并不能成为节省燃料的有效措施,而在于如何在现有车辆技术基础上更好地进行改进,更经济地使用燃料。麻省理工学院能源专家在报告中预计,即使研制出具有价格和性能竞争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还将需要2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使其占新车和轻型卡车销售的份额达到35%,而要使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现有35%的车辆的话,还会再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

氢能产品本身的成本也较高,要研制一辆氢燃料电池轿车,需花费近200万元,而且氢燃料电池轿车从动力来看,与燃油动力汽车还有一定距离,无论是行驶最高速度、行驶里程上都有一定差距。按目前的条件,要在现代推广起来并不容易。

氢能汽车的推广问题

除了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来分析氢能汽车的未来,我们还应该从经济层面来审视一下其发展现状,如今我们很多的加油站都是以提供化石燃料为主,而没有单独提供氢能燃料的场所,如果我们要利用起的加油站,那么就必须修建大量的输送管道,而且这样做的前提是,氢能汽车的数量一定要达到一个合适的规模,数量过少的话,那修建输送管道的成本就显得有点高了。而如今,我们只能从一些新能源展会上才能看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身影,大街上主要行驶的还是普通汽油驱动的汽车,即便是在巴西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大国,其80%以上的汽车使用的也是乙醇,而非氢燃料电池。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还很难将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出去,至少在工艺上我们还不过关。

氢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连丰田都决定放弃氢能源

相关技术及市场仍不成熟

氢燃料电池燃料能量密度最大,高于锂离子电动车及燃油车,能效比上占据优势。考虑全生命周期后,能源效率约为29%,高于锂离子电动车的28%及燃油车的14%。在续航方面,氢燃料电池汽车传统燃油车相似,续航里程约在600公里左右,优于锂离子电动车;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还具有无噪音,充能时间短,耐低温,事故严重性小等优点。

然而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技术和市场仍不成熟,处于幼稚期,未来发空间巨大;且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领域不具有普适性,这也是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需要革新和研究之处。

产量受到疫情影响严重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逐年上升,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产量下滑至1199辆。这表明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正在成长,产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需求增加。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较好。

市场进入商业化初期

2016-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销量有所下滑。截止2020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年销量1177辆,保有量7352辆,标志着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逐渐被市场认可接纳,氢燃料汽车进入商业化初期。

商用车是研发方推广重点

与海外专注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量产不同的是,我国将研发和推广重点放在商用车上。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全为商用车。其中,客车销量占比达98%,货车销量占比为2%。截至2020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车累计行程超过1亿公里,以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和客车为主。

政策指引保驾护航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是为我国氢能发展道路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与指引。随着国家“碳中和”、“碳达峰”任务的推进,氢能这一绿色能源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推动。未来目标中就风光能电解水制氢,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等进行了详细规划。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宋清辉:市场环境优越 市场需求旺盛 为何氢能还没有被广泛应用?

突破产业发展瓶颈,1/3央企带头加码,氢能产业“拐点”要来?

曾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黄金”的氢能,在众多国央企的加码下,迎来了产业改革。

近日,在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上半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超过1/3的央企已经在进行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布局,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成果。

据彭华岗介绍,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有关意见和方案,推动中央企业更好地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发挥作用。同时,国资委正组织中央企业加强低碳零碳负碳的 科技 攻关,引领带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突破。

在布局氢能的央企名单中,不乏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华电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央企巨头。一个能源产业的推广布局,为何引来1/3的央企为其助阵加码?

优势明显,氢能被给予厚望

很多人用“没有发展天花板”来形容氢能。作为一种能源消耗品,元素本身的储量是最基本的考虑因素。据多位专家解读,氢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在地球所有元素储量中排名第三,能源供给十分充足。并且,大部分氢是以水的液态形式存在,因此原料获取也较为容易。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研究员景春梅曾表示:“中国氢能产业正迎来重要机遇期。氢能作为清洁无碳的二次能源,既可以推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深度脱碳,又能促进国家经济绿色低碳增长。”在景春梅看来,氢能具有几乎零碳排放、清洁无污染的优势,被寄予厚望。

氢能的这些特点,在当下碳排放超标的 社会 中,显得更有优势。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占别为65%、20%和10%,工业作为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减碳压力也最大。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若以交通领域作为我国氢能发展的突破口,利用氢能实现工业领域深度脱碳,将对我国的减碳目标作出巨大贡献。

三大难题,筑成发展困境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市场环境优越,市场需求旺盛,为何氢能还没有被广泛应用,还需要央企带头?

对此,张仕元用“经济、技术、应用”三个方面,来概括氢能产业发展的瓶颈。

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应用场景和基础设施上。张仕元表示,目前氢能的应用场景重点集中在交通领域,比如氢能物流车、商用车、公交车、氢能重卡等,其他领域的氢能产业 探索 较为羸弱,因此很难被广泛应用。并且加氢站作为氢能的基础设施,覆盖率也还不够广。

如此看来,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来看,氢能应用都有待提高。

因此,如果要保障氢能的装备制造环节是有利润的,则需要更好的技术将整个系统流程的价格平民化、规范化,而这不是几个小企业的加入就可以完成的。

央企引领,突破发展瓶颈

从彭华岗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央企正发挥着其无法替代的作用,引领着氢能产业的改革。那么,央企的入驻,能否有效改变氢能产业格局?

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央企对氢能产业的参与充分体现了碳中和目标下氢能赛道的发展前景,央企的参与有望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氢能服务机构香橙会研究院也曾表示,央企参与氢能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碳中和、碳达峰下,氢能是确定的方向,而三分之一的央企站队氢能,能作为氢能发展的中坚力量。

而这些中坚力量——央企的入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氢能产业的发展瓶颈。

因此,央企的加码很大程度上为解决因资金因素导致的商业化难、加氢站难建等的问题起了示范带头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算不过来账”的问题。

其次,央企内部产业链较为完整,技术经验丰富。众多央企加码氢能产业,有助于氢能源在现有应用领域之外,尝试开拓新的场景、领域,为氢能源现实应用跌送源源不断的可能性,增强氢能源产业更新动力。并且在开拓新领域的前提下,央企还可以依据政策补贴、企业实力等优势,加强氢能现有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随着各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指示的政策落地,各省市也开始了燃料方面的规划和指引,氢能相关政策体系逐渐明朗。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河北、河南5个城市重点规划了氢能源产业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方案,明确规定了燃料电池车的数量目标、加氢站的数量目标,以及产业链规模目标。

在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看来,各大央企大力扩展氢能开发利用,会涉及到储运。加氢站或油氢合站的建设,这也有利于加速促进处于初期阶段的氢能产业更快的产业化、规模化,为小规模的应用到大范围的推广创造有利条件,对制氢、储氢、用氢的产业链协作和氢能技术创新等都有良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祁海珅还表示,央企加码后,保证氢能源的稳定供应与引导能源消费转型的新发展格局,很快就会出现。原标题:突破产业发展瓶颈,1/3央企带头加码,氢能产业“拐点”要来?

氢能是理想的能源但为什么不能广泛使用

1、氢气制备成本高。目前通常用电解水来进行氢气的制备,成本过高,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2、氢气储存复杂。氢气不像液化气一样,可以压缩为液体,氢气由于分子结构小,很难压缩,所以,只能以气体直接使用。只能是通过管道输送,但是管道输送,要建设新的管道,成本又升高了。

文章标签: # 氢能 # 汽车 # 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