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使用指南 使用指南

特斯拉ai概念,特斯拉ai技术

tamoadmin 2024-07-24 人已围观

简介1.特斯拉的AI机器人,小鹏的“小白龙”,车企为何要造机器人?2.特斯拉前AI总监Karpathy是如何解读纯视觉方案的?3.特斯拉总裁马斯克的机器人“擎天柱”公布来自硅谷的科技精英们,把“大数据”形容成虚拟网络中的“新石油”。它一直存在每个人的行为中,等待着被开。而谁能率先挖掘出这些“原油”,并进行精炼和利用,将成为下一个时代的主人。在AI领域深耕多年的埃隆·马斯克自然清楚这一点,特斯拉对他来说

1.特斯拉的AI机器人,小鹏的“小白龙”,车企为何要造机器人?

2.特斯拉前AI总监Karpathy是如何解读纯视觉方案的?

3.特斯拉总裁马斯克的机器人“擎天柱”公布

特斯拉ai概念,特斯拉ai技术

来自硅谷的科技精英们,把“大数据”形容成虚拟网络中的“新石油”。它一直存在每个人的行为中,等待着被开。而谁能率先挖掘出这些“原油”,并进行精炼和利用,将成为下一个时代的主人。

在AI领域深耕多年的埃隆·马斯克自然清楚这一点,特斯拉对他来说并不只是电动车公司,造车及销售只是敲门砖。布局三电产业,即依靠造车打通电池、电控、电机的核心技术,是他进一步的规划。收集特斯拉用户使用Autopilot的行驶数据,并通过AI学习提升至第五级自动驾驶,则是最终的目标。

因此,我们就能理解为何特斯拉会降价,为何马斯克如此重视成本控制,为何特斯拉的设计开创极简风格,为何做工用料相较同价位汽油车更粗糙。就是马斯克需要在追求企业利润的同时,需要大量的特斯拉汽车行驶在路上,为Autopilot挖掘尽可能多的“数据原油”。

根据特斯拉的数据显示,2014年起?Autopilot?1.0问世,其包含

1个前方摄像头

12个超声波传感器

1个前雷达

1个后置倒车摄像头(并不参与自动驾驶)

处理芯片:NVIDIA?Tegra?3/?Mobileye?Q3

而后2016年Autopilot?2.0则提升为

3个前方摄像头(广角、长焦、中距)

2个侧方摄像头

3个后方摄像头

12个超声波传感器(传感距离翻倍)

1个前雷达(增强版)

1个后置倒车摄像头

处理芯片:NVIDIA?Drive?PX?2(40倍?Autopilot?1.0?处理速度)

2019年则发布最新的Autopilot?3.0,主要将处理芯片换为自研的自动驾驶芯片,相比上代又提升近10倍的处理速度,从表中也看出特斯拉新车均进行了搭载。

截止到2020年1月,特斯拉已集超过20亿英里的行驶数据,相比之下最强的对手谷歌Waymo,仅收集了2000万英里的行驶数据。实际上,所有搭载Autopilot硬件的特斯拉车辆(无论是否启用了自动驾驶功能)都会将行驶数据发送到云中。基于如此庞大的数据,特斯拉AI可以在各种实际复杂路况、驾驶员不同操作行为之中学习,为第乃至第五级自动驾驶做准备。

在传统车企还绞尽脑汁地宣传和减配,凭借大规模设计和制造汽车,以降低成本并在销售汽车方面保持竞争力时候,特斯拉、谷歌、Uber等科技企业正专注于自动驾驶。到那时汽车也许不需要拥有,而是在手机上点击一个应用就可以召唤无人驾驶汽车。面对这样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与颠覆性公司的做法一样,特斯拉在试图构建自己的芯片,自己的硬件,自己的软件,而制造汽车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毫无疑问,特斯拉改变汽车行业游戏规则的工具就是数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的AI机器人,小鹏的“小白龙”,车企为何要造机器人?

文|探员A

图|网络

编辑|kaka

北美时间2021年8月19日的特斯拉“AI Day”,就像其2019 年的“Autonomous Day”和 2020 年的“Battery Day”一样,把 科技 公司的调性拿捏的死死的。硬核的特斯拉再次出手,让传统车企,甚至很多 科技 公司都望尘莫及。

下面是猫头鹰情报局带来了内容快报。发布会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1-基于视觉和AI的自动驾驶研发进展;2-Dojo超级计算机;3-通用功用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01

基于纯视觉和AI的自动驾驶研发进展

虽然有蔚来NOP工况下事故影响的阴影,但这也阻挡不了特斯拉对完全自动驾驶的追求。就像人类在真正发明飞机之前,有着数不清的坠向地面,但是我们最终还是一飞冲天!

特斯拉首先秀出了最新版本的FSD。无保护路口左转、没有车道线的乡村道路、避让行人、路口停车、识别红绿灯……这些动作特斯拉都做得非常熟练。

特斯拉通过车身四周的8枚摄像头,形成三维矢量空间,感知出车身周围的环境。8个摄像头都用1280*960分辨率12bit HDR图像,以每秒36帧的速率集,就能够实现良好的感知效果。

摄像头除了识别车辆,特斯拉还会识别人、红绿灯等多种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特斯拉还能够在感知过程中重建道路,通过标记车道线和其他物体。与此同时,特斯拉还会通过不同车辆收集同一路段的数据,并把不同车辆的数据合并在一起,最终实现更精确的重新建图。

在完成了精确的地图和数字环境重构后,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在环境中“标记物体“。只有车辆能够流畅地标记路旁物体,在准确识别物体之后,才能够实现流畅的城市道路自动驾驶。

今年5月,特斯拉面向美国市场销售的Model 3/Y车型取消了毫米波雷达,不过在雨、雾、雪等能见度较低的天气下,摄像头能看清楚吗?答案是能。仍然依靠短片记录驾驶场景,特斯拉每周能够获得1万段类似的恶劣环境短片,通过这些不同的短片一起合成从而重构周围的环境,来实现距离的感知。

随着特斯拉在路面上的车辆越来越多,记录和迭代的美国道路数据也会更加丰富,预计在美国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也会日趋完善。

02

Dojo超级计算机

要处理大量的道路图像数据,需要海量的计算能力。这就是为什么特斯拉要自研Dojo超级计算机。发布会从单个芯片设计(Chip),芯片系统集成(System),计算机集成(Computer Cluster)及软件运用(Software)进行了了介绍。

Dojo超级计算机是特斯拉开发的专门用于神经网络训练的超级计算机。从D1芯片的开发到集成都完全由特斯拉在内部独立完成。用Elon的话来说,D1芯片可以实现媲美GPU的训练能力,同时兼具CPU的灵活性。

目前D1芯片已经在台架上完成了系统试验和运算。最后3000块这样的芯片会组成120个系统单元,一同成为特斯拉Dojo超级计算机。

该超级计算机可以是实现1.1 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一个EFLOPS等于每秒一百京/一百亿亿(10的18次方)次的浮点运算。这是什么概念?Dojo的运算速度比2021年6月公布的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日本富岳,还要再快约2.5倍。

一个TFLOPS(teraFLOPS)等于每秒一兆/一万亿(1012)次的浮点运算

一个EFLOPS(exaFLOPS)等于每秒一百京/一百亿亿(1018)次的浮点运算

03

通用功用的特斯拉机器人

接下来的脑洞是猫头鹰情报局完全没有预料到的。马斯克自己登台发布了特斯拉机器人Tesla Bot。

从简介上来看这个机器人主要是为了将来替代人类进行一些危险的,重复的和无聊的工作。该机器人将有5英尺8英寸高(约合1.73米),体重有125磅(约合56.7千克),可抱起45磅重的货物(约合20.4千克),也可以通过举重硬拉姿势举起150磅的重物(约合68.0千克)。

比较自然的一个联想是,以后特斯拉会不会把这样的机器人安排在Gigafactory里面从事车辆生产工作,不过后面的Q&A环节里面,马斯克的回应是“工厂现在已经非常自动化了,人非常少,这个人形机器人的初衷并不是单纯为了造车”。

然后,发布会公布了一部分关键的机械结构细节和感知智能系统。它的四肢使用40个机电执行器进行操作,并通过力反馈感应系统来实现平稳和敏捷双脚行走,最快行走速度可能为5英里/小时(约合8公里/小时)。马斯克说:“如果这机器人‘造反’了,你还是能跑的过他的。”

这一个环节和之前的内容都有关联。这个人形机器人会利用目前FSD的硬件,和之前在第一个部分提到的视觉训练,自动标签等算法来实现周围的环境感知和识别,而这一过程也会借助于Dojo进行开发和训练。

04

一场披着技术发布的“人才招募会”

最后,Elon向全世界人才发出了召集令。招募顶尖的AI人才加入。这个也是Elon技术发布会的核心目的。

这样“秀肌肉”的技术发布会,面向的群体更多的是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士,也是特斯拉招揽顶尖人才的独特方式。

事实上,美国近几年在统计工程类专业学生最想去的公司排名中,特斯拉和SpaceX其实都是名列前茅。

猫头鹰观察

从本次“AI Day”可以看到,一向特立独行的特斯拉,依旧走在一条自主创新的路上。比如,特斯拉抛弃了主流的激光雷达方案,试图证明纯视觉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在 汽车 产品外,特斯拉还推出了服务型机器人,外观上比其他机器人更像“人”。没有太多的舞台效果,这场发布会更像是科研机构里面的学术交流专题会,展示了马斯克的意志,以及他所认为的未来。

特斯拉前AI总监Karpathy是如何解读纯视觉方案的?

随着我们的消费升级,电气化以及智能化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大企业都加大 科技 研发的投入,希望占领智能化高地。除了小米、百度、华为等 科技 公司进行机器人制造之外,还有特斯拉、福特 汽车 、丰田、小鹏加入到机器人制造行列当中,车企为啥都要走机器人制造道路呢?

特斯拉、丰田、小鹏这些车企,拥有驾驶计算机、智能语音识别等相关技术,从大概念上来说, 汽车 是一个体积较大、带轮子的半智能机器人。而加入机器人制造赛道,对智能交互技术、视觉感知决策等技术进行完善,能够让 汽车 的智能化水平更上一层楼。

而这些技术,最终又回到 汽车 产业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出行服务为落脚点,以用户思维为导向的宗旨上。机器人能够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大量的实操经验和技术积累,两者相辅相成,并在整个过程中完成更大的技术布局。这也是特斯拉着急发布AI智能机器人的原因。

特斯拉AI机器人DOJO和百度的机器狗不同,外观是一个成年人的身量,而主攻方向是超级算法。它的唯一使命是AI训练,也可以说是聚焦到自动驾驶算法的训练。虽然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比较广泛,但对静置应急车辆难以识别导致了众多事故发生,在自动道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今天,小鹏 汽车 也发布了旗下进行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小白龙”。和特斯拉AI机器人不同,四脚着地,对动物形态进行模仿,对位是小朋友的第一个智能交通工具。主要应用场景是日常生活的陪伴者、载物工具等。

“小白龙”配备了小鹏 汽车 拥有的智能系统、智能语音系统、声纹操作等技术。“多模态交互,融合了视觉、听觉与触觉交互,拥有丰富的表情与肢体语言,可以顺畅地与小朋友进行沟通交流。小鹏推出的机器人主要是围绕用户体验以及日常出行两个点上,不过应用场景有限。

机器人生产出来的主要目的是为我们的生活进行服务,以当前的技术水平来说,要研发出**的黑 科技 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不知道其他车企会不会带来更多关于机器人方面的惊喜呢!

特斯拉总裁马斯克的机器人“擎天柱”公布

特斯拉AI总监AndrejKarpathy在2021年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上分享了特斯拉在过去几个月中所做的事情,会上Karpathy阐明了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该公司的最新超级计算机等相关内容。

据Karpathy介绍,特斯拉的纯视觉自动驾驶神经网络训练了100%的数据,而没有使用任何激光雷达数据。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天气和光照条件,并且可以在不同的道路类型上进行测试。

万众期待下,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北京时间10月1日早间,2022特斯拉AI日召开,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出席,并介绍了“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特斯拉FSD以及Dojo超级计算机的相关进展。

本次AI日最大亮点来自于特斯拉首款人形机器原型机——擎天柱Optimus,或是为了凸显权重程度,特斯拉将其展示放在了第一个环节。

“擎天柱”亮相

特斯拉首先是通过一段展示了擎天柱在汽车工厂搬运箱、浇水植物、移动金属棒等操作作。

接着,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展示了“擎天柱”机器人准备投产的版本,他说,“目标是尽快制造出对人类有用的人形机器人。”

马斯克透露,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未来的产量可以达到数百万台,预计价格不到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23万元),比汽车便宜。会上,特斯拉展示了“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研发过程的不同版本。特斯拉工程师表示,正在努力降低“擎天柱”机器人的功耗和零件数量。

Optimus头部配备与特斯拉汽车相同的摄像头等传感器阵列,算力支持由FSD(FullSelf-driving,自动驾驶)芯片提供,同时与汽车共用AI系统,利用Dojo超级计算机的训练机制去提升机器人的功能。

马斯克透露称,此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的实用性将逐年提升。在未来,一台家用机器人可能比一辆汽车更便宜,“也许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就可以给父母买一个机器人作为生日礼物了”。

千亿市场仍需跨越四座“大山”

在“机器换人”的趋势下,机器人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民生证券预计,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30亿元,到2030年达到3720亿元。

但是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千亿市场,国内的玩家却是屈指可数,目前仅有一家公司优必选科技,国际上,则以软银开发的Nao和Pepper、波士顿动力和本田ASIMO为代表。

而作为一款服务产品,人形机器人最终需要结合场景做落地应用,但可以看到,与家庭清洁、送餐、物流等机器人相比,目前的人形机器人还很难见到比较成熟的落地应用。

民生证券机械行业首席研究员李哲此前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说运动平衡性、智能水平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综合难度是最高的,所以进入的公司也不多。从产业进程来看,总体来看,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仍然都还处在相对较低、实用性不强阶段。

优必选科技CTO熊友军也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达了同样观点,“人形机器人产业还处在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他认为,横亘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之路上的,有成本、技术、资金和人才着四座“大山”。

“从成本端,过去人形机器人动辄就要百万美元的售价,因为要在人类生活的非结构性环境中实现自如运动并完成复杂任务,对人形机器人的灵活性要求更高,这需要更复杂的结构等来实现,”熊友军告诉记者,例如伺服驱动器就会占据一半以上的整机成本,尽管在相关机器人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成本一直在稳步下降,但要让“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仍然任重道远。

小米CEO雷军在8月份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也坦言,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人形仿生机器人的技术集成度最高、难度也最大。

从技术角度而言,“人形机器人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复杂技术,在早期商业化程度不高的阶段,想要打造一台人形机器人,就意味着企业要具备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熊友军告诉记者,如伺服驱动器、机械传动、运动规划与控制、计算机视觉与感知、智能语音交互、SLAM与导航、人机交互和手眼协调等核心技术。技术研发也是优必选科技一直在大力投入的方面。

此外,熊友军还提到,在资金端,人形机器人早期研发的投入是巨大的。而在人才端,两年前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人才缺口就已经达到500万,预计未来几年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增加,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整体受制于人才短缺。

行业拐点临近,软件生态成关键

在特斯拉之前,小米抢先发布了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市场当时一度为之振奋,在A股,人形机器人也成为热门概念,相关概念股已经先“燥热”了一番。

产业链上的公司,如减速器龙头中大力德半个月内录得8个涨停板并创下历史新高,近两个月股价最大涨幅超260%。6连板的鸣志电器两个月内股价最大涨幅超200%,绿地谐波6月以来最大涨幅超过170%,埃斯顿、禾川科技、汉宇集团、巨轮智能等相关概念股均有不错表现。

李哲此前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相比工业机器人,首先是应用场景更加通用,因其人形造型更易于接受,有可能打破工厂、商用和家用壁垒,成为一个真正通用的产品;其次,可作为天然的商业入口,之后很多商业价值,会从人形机器人身上得到反应。

从产业链视角来看,熊友军认为,特斯拉效应会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带来新的活力,这不仅仅意味着增量的零部件订单,也意味着更多人才和资金的进入,更意味着行业拐点的临近。“从过去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的发展规律来看,一个智能终端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形成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的完善生态。”

熊友军分析称,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硬件生态已经形成,中国企业在传感器、芯片、伺服驱动器、减速器乃至控制器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斯拉等更多企业投身人形机器人产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将有可能极大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中国企业也将受益于本就占据了核心技术优势的环节。

但相较于相对成熟的硬件,“人形机器人的软件生态还在形成过程中”,熊友军表示,只有产品保有量、用户数量达到一定基数时,才具备了软件生态繁荣发展的土壤。倘若新产品能够切实满足更多需求,可以预见,也将为软件生态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标签: # 机器人 # 特斯拉 # 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