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动态 汽车动态

长安汽车发展状况,长安汽车的发展历程简介

tamoadmin 2024-05-17 人已围观

简介通常情况下,关于汽车的前世今生这个话题,我们讨论的往往都是国外那些具有历史性的汽车品牌,例如奔驰、福特,甚至是年代稍近点的日系车品牌等。但事实上在我们国产车阵列里,同样也有历史悠久、故事曲折的品牌——长安汽车。和其它国产车品牌相比,长安汽车的来头则要特殊很多,关于这个品牌的传承,我们最远可以追溯到1862年,在那年长安汽车的“祖爷爷”上海洋炮局正式落成,它的诞生意味着长安汽车生命的起源。当然,从清

长安汽车发展状况,长安汽车的发展历程简介

通常情况下,关于汽车的前世今生这个话题,我们讨论的往往都是国外那些具有历史性的汽车品牌,例如奔驰、福特,甚至是年代稍近点的日系车品牌等。但事实上在我们国产车阵列里,同样也有历史悠久、故事曲折的品牌——长安汽车。

和其它国产车品牌相比,长安汽车的来头则要特殊很多,关于这个品牌的传承,我们最远可以追溯到1862年,在那年长安汽车的“祖爷爷”上海洋炮局正式落成,它的诞生意味着长安汽车生命的起源。当然,从清末时代,到抗战时代,再到如今的现代,复杂的社会变化也让长安汽车的“祖爷爷”经历了很多。

1865年,距离上海洋炮局成立仅三年,其创立者李鸿章因为升职至两江总督,这老爷子便把洋炮局随身带到了南京,改名为金陵制造局,任务主要生产枪炮等武器,是个名副其实的兵工厂。时间再往后,到了1937年,作为兵工厂的金陵制造局自然成为了日军的首要攻击目标,为了保证战争物资的供应,金陵制造局西迁至重庆,并改名为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然而当时谁都没想到的是,这家兵工企业后来竟然成为了整个抗日期间生产战争物资最多的企业。

全国解放后,兵工厂被国家接收,并在1951年改名为长安机器厂,其中寓意嘛!就是大家所想的长治久安的意思了。从更名为“长安”之后,这家企业便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1994年,长安机器厂和江陵厂合并成立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2月,更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至此,这家具有157年历史的企业,以现代姿态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长安汽车近些年的故事。

(数据来源:搜狐)

不可否认的是,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长安汽车在市场上的表现确实有些不尽人意,这点从上面的销量趋势图就能看出。但若你再仔细研究下这幅长安汽车销量图的走势,你会发现从2006年长安汽车进军轿车市场开始,它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阶段,2006年-2012年,缓慢挣扎期;2012年-2017年,爆发式增长期;2017年-至今,跌宕起伏期。其中我们所感受到长安汽车“不给力”的时间段,就是在这段跌宕起伏期当中。

起步挣扎,有苦有甜

在合资品牌占据绝对市场的2006年,长安汽车想要走到消费者的面前并不容易,因此他们采用了大部分国产车都会走的路,从小做到大,从低做到高,以价格来换取市场。于是,在那年长安奔奔上市了,这款车和当时已经很红火的奇瑞QQ形成了竞争关系。虽然奇瑞QQ早三年上市,但那时候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微型车市场缺口很大,因此长安奔奔即便晚出生了,其凭借着价格优势表现还不错。

步子只要迈出去了,后面的就好办很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长安汽车相继发布了体型更大的车型。其中包括2007年上市的MPV杰勋,2008年上市的中型车志翔,2009年上市的小型车悦翔,以及后续CX20车型等等。推出的车型种类越来越多,价格也逐渐探高。

比较可惜的是,和同期的爆款神车比亚迪F3相比,长安这边推出的新车,尤其是前两年推出的车型因为车型以及大小的原因,始终没有抓住当时消费者的需求点,因此销量并没有迎来大涨。直到2009年小型车悦翔上市之后,其凭借着流畅的造型(和同期马三很相似)、亲民的价格、合理的尺寸,以及合资技术背书的产品实力,才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响应。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的长安汽车处于不愠不火的状态。

风生水起,鹤立鸡群

就这样来到了2012年,在此后这几年里,长安在此前投资的研发中心开始发力,最为关键的是,长安这次在车型战略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押宝于SUV市场。轿车车型定位的重新修订,加上赶在风口上的SUV车型,再有出生就有的MPV生产经验(哈飞汽车),长安汽车从2012年开始,便在各个热门的汽车领域落地开花。也正因如此,这家企业从2012年之前产销量低于奇瑞、比亚迪、吉利的状态,转眼之间便超过了他们,并在后续两年内一骑绝尘,令人目瞪口呆。

在这个阶段时间内,长安汽车在轿车领域里推出了全新逸动,悦翔则衍生出了系列车型,其中包括比之前悦翔定位更低的悦翔V3,以及由之前悦翔升级改进而来的悦翔V5(外观和马自达星骋很相像),还有定位介于悦翔V5和逸动之前的悦翔V7等。充分细化挖掘A级车市场的操作,使得长安这几款车获得了很不错的销量,单款车型月销过万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和轿车发展的方式相同,长安汽车在SUV领域的发展也是由低到高的路径。2012年,长安开始试水国产SUV领域,最先推出的车型为小型SUV长安CS35。这款车在推出之初并没有迎来爆款的效果,毕竟是长安的首款SUV车型,市场接受自然需要个过程。然而,这款月销量几千的小型SUV并不是没有功劳,它的最大作用是在于将长安SUV这个品牌打入了市场,为后来的爆款长安CS75铺平了道路。

2014年,在长安CS35摸爬滚打两年之后,市场上又迎来长安的新作,这是款大小和定位都比长安CS35更大更高的车型。阳刚硬朗的外观线条,体验没什么槽点的机械配置,再加上大小很适合市场的紧凑级SUV定位,这款SUV在上市之后便迎来了爆款的效果,月销量曾直逼两万。

当然,除了轿车领域和SUV领域的开花之外,长安的老本行MPV事业也运营的挺不错,虽然销量上比不上自家兄弟们,但是横向对比同级别竞争对手的话,成绩已然很不错了。值得补充的是,除去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在这些年过得很不错之外,与长安合资的大部分企业在这段时间内也过得很好,例如长安福特、长安铃木、长安马自达等等,市场表现也都是蒸蒸日上。

王者退位,难以接受

真正让普通群众都感受到长安汽车出现颓势的时间点,是在2017年的4月份。在那个月的销量排行榜当中,长安汽车的月销量突然近乎断崖式的跌出前十名,这对于前几年习惯当老大哥的长安来说,着实有些难接受。虽然长安汽车后续通过降价等终端手段使得5月份的销量又重回前排,但是当销量颓势明显出现的时候,小手段只能暂时挽救,而大手笔的成效,也需要等很久才能显现。

其实长安汽车在2017年4月份的断崖式下跌并不难理解,早在2016年的下半年,长安汽车的总销量虽然保持的很好,但这份功劳是得益于各种新车的推出,对于单车来说,尤其是销量担当的单车,它们的月销量在2016年下半年就已经出现了颓势。例如长安的热门车型CS75在2016年12月份的销量,就同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7%,另外其逸动更是同比下降了28.8%,危险,在那时候就已经蔓延了。

长安汽车出现销量下滑的根本性原因,离不开“多生孩子好打架”这句话。虽然这句话在2012年前后帮助长安汽车从众多厂商当中脱颖而出,但多年过去了依然还深耕这个方法,结果自然很容易就过了头。例如小型SUV领域,本来长安CS15在市场上打的好好的,然而自家经过降价的全新CS35却把它打的抬不起头来,结果就是长安CS15销量跌到了3-4千辆,还没有巅峰时期的零头多。同理,长安CS75和长安CS55也是这样的问题,大哥打小弟,内斗情况非常严重。

以后来者眼光来看,长安汽车当时采用以官降来获得销量的措施无异于饮鸩止渴。官降虽然短时间内将销量救了回来,但利润被却极大的压缩。而且由官降而引发的更严重的内斗效应,更是让长安汽车在后续时间里雪上加霜。屋漏偏逢连夜雨,当这边长安自主汽车自顾不暇的时候,那边的合资品牌,尤其是长安福特,也因为长期没有更新换代车型导致销量急剧下降,情况甚至比长安自主汽车还要惨淡。

据官方财报显示,2018年长安汽车(此处包括合营、自主等全部品牌)营业收入662.98亿元,同比下降17.14%;营业利润为-2.01亿,2017年同期则为71.52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亿元,同比下降90.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65亿元,同比下降155.37%。

痛定思痛,全面调整

2019年的长安汽车处于关键转变期,从销量上来看,长安汽车全年销量虽然还是处于下滑趋势,但下滑比例相对于2018年来说已经开始缩小。而且从细分2019年的时间线来看,在2019年的下半年,长安汽车获得了连续5个月的销量环比增长,其中去年年底的12月份,其销量竟然达到了150361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1.6%,成为了当月自主品牌销量冠军,颇有点王者归来的意味。

长安汽车状态的回暖,离不开其雄厚的研发基础,以及快速的调整能力。在2019年里,长安汽车有很多车型都进行了升级,尤其是SUV产品里PLUS版本的加入,使得长安的SUV系列重新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另外轿车领域以及MPV领域的状况虽然没有立竿见影,但就新车的市场反应来说,也是比较喜人的状态。

话说回来,真正让人还没有放下心来的,是长安的合资品牌。作为当年的利润大户长安福特,它近些年的下滑着实有些严重。相对来说,救回长安福特要比救回长安自己难得多。好在长安福特现在的反应也算很积极,预计到2021年共投放18款新车的计划,等实行下去之后,市场的回馈应当是喜人的。

总结

从长安汽车的发展历程我们知道,要想在国内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里青春永驻,真的很难。技术储备的投资,以及它的回报周期时间;全新车型的投放,以及它们的定位;品牌的传播,以及它们的印象;市场终端的协调,以及它们的配合等等。要注重的方面很多,更苛刻的是,哪个方面都不能落后,否则就是多米诺骨牌的效应。没有永远的成功,相信经历过跌宕起伏的长安汽车,终将会更成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一月,在春节假期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CS75PLUS销量再破两万,连续多月蝉联SUV市场销量亚军。在最新一批中保研碰撞测试中,CS75PLUS更是以三项安全指数优秀“一碰成名”,成为国产车的骄傲。

有人说,属于长安汽车的时代要来了。

实际上,为了这一天,长安汽车已经准备了很长很长时间。

百年车企的三次创业

中国究竟有没有百年车企?

在绝大多数国人的心中必然是否定的,即便是共和国的长子一汽,有着浓浓情怀的红旗也不过一甲子的历史。你一无所知的是,长安是自主品牌中唯一一个传承过150年的车企。

自1862年李鸿章建立上海洋炮局,到转战重庆更名为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再到进军汽车领域成立长安汽车集团,开启新中国汽车工业漫漫技术长征路,长安记录了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的兴盛。

可能在我们普通人眼中,历史不过是一个数字、一段故事,但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却是一种文化自信、一种理念传承。

对于长安汽车而言,军工历史和军工基因,让他们始终恪守着对品质、对技术的执着,这种深入骨髓的技术坚守让长安汽车在接下来“三次创业”里实现了“三次跨越”。

第一次是从1984年开始,这是从无到有的阶段,在汽车市场技术、生产、管理经验几乎为零的长安别无他法,只能和一汽、北汽们一样,通过合资学习技术,为此,长安先后与铃木、福特、马自达、沃尔沃开展合作。

但长安和一汽们又不一样,1995年长安便成立汽车工程研究院,这是国内最早涉及到设计、发动机、变速箱等全领域的技术研发中心,居安思危的长安从一开始就知道只有技术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受制于人。

到了第一次创业的末期,长安已经在微车市场大约保持着38%的份额,更令人震惊的是其利润额占到了整个市场的60%~70%,技术长安的技术优势慢慢开始凸显。

“不丢开合资的拐杖,长安永远做不大”。合资固然为长安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长安要想做大做强乃至全球一流车企,必须要打造自主品牌。

2006年,长安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得益于尹家绪时代对技术的极度重视,加上历时近十年“五国九地”研发布局的逐步成型,让这一时期的长安迎来了一轮技术红利的爆发。奔奔、悦翔、逸动的先后上市为长安自主品牌市场影响力的跃升打下了良好基础。

首先是奔奔。

它是长安自主品牌的首款车型,从造型到发动机都实现了自主研发,但这款新车只能说是追随潮流,小巧、灵活,关键是价廉,4万左右的价格让年轻人的拥车梦触手可及,奔奔算是踩准了节奏收获了高销量。

真正让长安技术之名名扬四海的是逸动的上市,它称得上自主品牌轿车的引领者。

当然,在此之前比亚迪F3、荣威350已经在轿车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这些车设计上没能摆脱借鉴的痕迹,发动机也大多依靠丰田或三菱的技术,而逸动引领的正是正向研发的技术。

第一代逸动,作为长安时任董事长徐留平的得意之作,2012年一经上市,就凭借着长安意大利都灵设计中心打造的新造型和自主研发的第一代Blue?Core?1.6L自吸发动机,得到消费者和行业的高度认可。上市第一年创下多个第一,一举斩获20余项行业大奖,是它逼迫宝来、英朗等同级车型不断拉低身价,也是它开启自主品牌轿车与合资产品的正面交锋,成为中国品牌汽车发展的里程碑式产品。

设计、品质、技术优势的不断进步,产品力的突飞猛进让长安在2011年顺利跻身千万级车企,成为最快突破千万大关的自主品牌。

随着合资品牌逐步下压,其他自主品牌的突飞猛进,长安出现了阶段性的销量下滑,同时面临?新产品青黄不接、上市销量难达预期的尴尬局面。2018年,长安开启了第三次创业。

在创业精神的加持下,长安不仅仅是打造了CS75PLUS这样叫好又叫座的爆款,更重要的是,长安已经在汽车最重要的发动机、智能化、设计、生产制造等各领域形成了体系化优势。

国内首个OEM动力模块化平台

首先,在发动机领域,长安汽车可以说是底蕴深厚。

长安汽车是最早实现发动机自给自足的国产品牌:

1988年,江陵机器制造厂(1995年长安厂和江陵厂合并为长安汽车)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在铃木的技术支持下,其发动机年产量突破一万台大关,基本能实现对长安牌SC112微型厢式货车和SC110微型载货汽车的发动机供应。而彼时的一汽、二汽等多数自主品牌大多依靠进口发动机生产汽车,至于吉利、长城、奇瑞都还未成立。

其次,长安是第一批通过合资公司反哺技术进行发动机正向研发的车企:

比如2006年长安奔奔搭载的那台代号JL474Q2的1.3升发动机,正是基于铃木羚羊的发动机打造而来,但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丝毫不逊色于后者。同时期,能自主研发不逊色合资发动机多少的车企,也就只有吉利的JL4G18发动机和奇瑞第一代ACTECO系列。

最后,长安还是第一批形成发动机系列的自主品牌:

在与国外设计公司的联合开发下,长安先后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A系列、H系列、D系列发动机,覆盖1.0L-2.0L自吸和涡轮发动机,其中2.0T、1.5T和1.4T发动机连续三年赢得“中国心”十佳发动机荣誉。

特别是那台2.0T发动机,它填补了国内2.0L及以上增压直喷发动机自主开发能力的空白,也打破了中国大排量发动机需要进口的窘境。

但真正让长安发动机走向全球,在动力总成领域对标国际一线品牌的杀手锏是国内首个OEM动力模块化平台——蓝鲸NE动力平台。

它就类似于大众MQB和丰田TNGA架构一样,在动力总成上可以进行快速、标准化生产。一方面该平台能够设计兼容1.0L-1.8L排量,零部件通用率高达98%,同时全系兼容48V、HEV、PHEV设计,这就意味着长安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拥有多达十几套的动力总成系统,而全新动力正是长安能够快速推出新产品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平台之下,性能的标准化,无论是1.0T排量,还是2.0T产品,都拥有强大的实力,这从三个参数就能看出来。

其一,它的升扭矩达到200N·m/L。这是什么概念?号称“劈死它”的法拉利488?Pista,搭载的“地表最强V8发动机”升扭矩也不过197N·m/L,蓝鲸NE动力平台完全打破了民用车动力天花板;

其二,1250rpm实现最强低端扭矩。这个成绩基本与宝马处于同一水平线,大众EA211也仅在1400rpm上下,而更早的最大扭矩释放,意味着涡轮迟滞越小,油门响应越快;

其三,热效率高达40%,和丰田TNGA架构下的2.5L自吸发动机同一水平,这就意味着蓝鲸NE动力平台下的发动机拥有更优秀的燃油经济性。

就拿蓝鲸NE动力平台下首款量产1.4T发动机举例来说,它搭载在逸动蓝鲸版身上,零百加速仅需7.9秒,快于同级运动标杆思域。难得的是百公里综合油耗只有5.9L,燃油经济性完全不输轩逸、卡罗拉等经典家轿。

在发动机技术打造上,如果说吉利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新的巨人,那么长安就是漫长的技术积累建立了一个发动机领域的“罗马帝国”,方法虽不一样,但殊途同归。

拥抱科技公司的长安

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道路上,长安积极拥抱科技公司,和华为、腾讯、百度等公司展开合作。

历经多年的深耕发展,在智能化领域目前长安已掌握了200?余项智能化核心技术,并实现了IACC、APA5.0?等15?项行业领先技术的首发量产,让100?余项智慧产品和服务通过国产汽车走进了中国用户的生活当中。

比如长安CS75PLUS,它真正实现了L2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多数同级乃至20万以上SUV智能化仍是摆设不同,CS75PLUS一个按钮就能启动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系统),包括交通拥堵辅助、自动过弯减速、智能限速辅助等功能也由此展开;还有APA5.0,能够满足95%以上的停车场景,可实现人在车外的自动泊车。

总结

所以,无论是CS75PLUS的热销,还是即将上市新车逸动PLUS、UNI-T系列的好评如潮,都是长安汽车厚积薄发的结果。

经过了过去一百多年来的技术沉淀,长安汽车,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新的长安时代。

长安,长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长安 # 长安汽车 # 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