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对比 车型对比

中国汽车三大破,三大汽车厂商频临破产

tamoadmin 2024-05-17 人已围观

简介1.力帆破产,吉利接盘,以后车企只剩两三个,淘汰赛开始了!截至2023年4月3日,主流新势力汽车品牌已交出3月成绩单。在3月价格波动的影响下,有的车企扶摇直上,再创纪录;有的车企则原地踏步,遭遇销量瓶颈。这表明新势力依然未能形成稳固的市场秩序。同时,两家新势力恒驰、天际直接传出停产消息,威马和自游家则又面临新的危机,摇摇欲坠。梯队拉开?埃安、理想稳了3月新势力销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市场梯队开始出现

1.力帆破产,吉利接盘,以后车企只剩两三个,淘汰赛开始了!

中国汽车三大破,三大汽车厂商频临破产

截至2023年4月3日,主流新势力汽车品牌已交出3月成绩单。在3月价格波动的影响下,有的车企扶摇直上,再创纪录;有的车企则原地踏步,遭遇销量瓶颈。

这表明新势力依然未能形成稳固的市场秩序。同时,两家新势力恒驰、天际直接传出停产消息,威马和自游家则又面临新的危机,摇摇欲坠。

梯队拉开?埃安、理想稳了

3月新势力销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市场梯队开始出现了。2022年,新势力前三品牌销量大都十分接近。但伴随着3月广汽埃安超4万辆的成绩,新势力销量第一(埃安)和第二(理想)已经拉开近一倍的差距,而第三(蔚来)和第二(理想)同样拉开了一倍的差距。

一季度以来,埃安表现出了极强的市场冲力,在一月销量(10206辆)“不振”的背景下,后来居上。2月销量达30086辆,3月则直接突破4万辆,创造了新的销量纪录。埃安官方称:“已迈入规模效应新阶段。”

但2023年,埃安的销量目标为保50万辆,冲60万辆。这意味着,4万辆的单月销量要持续保持,并继续取得突破,埃安才可能实现年度销量目标。

位居第二位的理想,在一季度表现出极强的稳定性(累销52584辆)。这一方面表明,理想成功完成了产品切换,另一方面表明,理想的产品矩阵存在市场容量的短板。3月,理想也正式成为蔚来之后,第二家累计交付量突破30万辆的新势力。(不包含传统品牌孵化新势力)

在10000辆以下的第三梯队,销量之间差距不大,但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势头。蔚来和哪吒虽然位居第三梯队前列,但同环比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3月,蔚来官宣充换电布局取得大进展,同时正式公布2023年新增1000座换电站和10000根充电桩,充换电业务的布局为蔚来整车业务带来的是利是弊?依然存在变数,但充换电业务布局已经明显成为蔚来2023年的重要任务之一。

同时,在1、2月销量持续低迷的小鹏和零跑迎来回暖。3月,何小鹏表示,在P7i的推动下,小鹏门店内客流量、订单大涨。目前看,确实有所回暖,但小鹏依然处在10000辆关口之下,4月的小鹏或许会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零跑汽车在3月新车“降价上市”后,同样迎来市场回春,但6000辆左右的销量,显然无法实现盈利的年度目标。

跨界造车的创维,3月销量依然维持在千辆以上,同时保持着近50%的海外出口。虽然销量稳定,但基数依然处于低位,寻求新的销量突破增长极是创维2023年的生存之道。

值得注意的,截至目前,华为、赛力斯合作车型问界依然没有公布销量。这也侧面表明,近期围绕“华为”品牌的内部矛盾对问界带来了很大冲击。

传统车企 发力了

除了明显的市场梯队,3月市场中,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势力品牌表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这确实与较低的往期基数有关,但长安深蓝3月销量已经超过了8000辆;北汽极狐和东风岚图的月销量都来到了历史新高,同环比增长率双双破百;同时,上汽智己、长安阿维塔月销量也均突破1000辆大关。

除了表现强势的广汽埃安,长安深蓝超8000辆的销量既让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3月深蓝品牌SL03车型推出至高4.2万元的终端优惠,对销量拉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深蓝全新车型S7在3月也正式亮相,伴随着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车型矩阵的不断完善,第三梯队的市场格局将越来越乱。

此外,岚图与极狐的双双爆发,也是3月市场不小的惊喜。3月,极狐品牌销量突破了2300辆,占比第一季度销量的近70%!在迎来新帅张国富之后,极狐品牌在销量上确实迎来了不小的突破。同时,3月北汽蓝谷向上交所申请了不超过80亿元的定向募资,主要用于极狐全新车型的研发,预计未来推出3款极狐全新车型。

而与极狐市场定位相似的岚图,同样开始迎来市场增量。值得注意的是,岚图单月超3000辆的销量是建立在追光尚未上市的基础之上的,4月岚图追光将正式上市交付,依靠追光积攒的过万辆订单,岚图2023年的增长空间依然很大

目前,传统车企孵化新能源品牌与造车新势力的市场冲突尚未完全显现,但已经表现出迹象。比如3月蔚来销量增速放缓了,市场定位接近的极狐和岚图则迎来了销量上涨;埃安的销量增长下,哪吒的销量很难再次回升;长安深蓝降价,小鹏的销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在4月上海车展上,各家新势力会再推重磅新车型,这意味着市场竞争依然存在此起彼伏的变数。但竞争一定会越来越激烈。

淘汰赛很残酷 天际、恒驰掉队

而在激烈的淘汰赛中,掉队者3月就开始出现了。

3月24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旗下首款车型恒驰5已交付超900辆,但如果不能获得新增资金,恒大汽车仍将面临停产风险。而这900辆汽车,是将近半年的交付量。恒大汽车称,为了弥补资金缺口,预计最低需要290亿元的融资。

3月,有消息传出,天际汽车已融资7.5亿元。但在3月底,一份《天际汽车停工停产通知》开始流传。通知显示,受公司资金情况和生产与销售计划影响,自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部分岗位实行停产、停工政策。员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生活费,员工可自行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并主动离职。

除了两家新势力明确传达出停产消息之外。仍有两家新势力在消失边缘挣扎,3月,威马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被上海金融法院冻结股权数额达40亿元。4月3日,有消息传出,此前保留核心造车团队的自游家的官方APP已经停止服务、官方网站无法访问、官方微博内容全部清空。这意味着,这家造车未成的企业可能再也撑不下去了。

3月新能源车企在“价格内卷”之下,并不好过。但广汽埃安、理想正羽翼渐丰,传统车企开始全面发力。

部分新势力依然面临挣扎、瓶颈、破产,市场的轮转依然向前。无法跟上节奏,只能被残酷淘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方得智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力帆破产,吉利接盘,以后车企只剩两三个,淘汰赛开始了!

美国的汽车公司倒闭,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后果呢? 第一,经济上引起连锁反应。除了汽车公司本身,还将造成上万家各类零件制造商严重亏损以致倒闭,导致失业人数直线上升,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汽车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的分析报告指出,任何一家或多家汽车公司的倒闭,仅仅在第一年里,就会在全国造成300万人失业,比今年全年失业人数高出一倍以上,以及减少1250亿美元的直接收入。随后几年里各种间接损失还将逐渐扩大。美国参议院的报告披露,美国汽车公司直接雇员接近40万人,另有450万人在与汽车相关的工业工作,此外还有200万汽车公司已退休员工和家属依赖于汽车公司提供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各界的共识是美国汽车公司倒闭对美国当前的经济是灾难性的,会给美国社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例如,如果美国汽车公司倒闭而不再支付退休者的退休福利,仅此一项,每年就要耗费联邦政府和纳税人高达3000亿美元,因为依照法律,一旦公司破产,所有的退休福利必须由联邦政府退休福利担保机构Pension Benefit Guaranty Corporation(PBGC)接手,这有点相似于FDIC对个人银行存款10万美元以下的保险。几乎可以肯定,突然间增加如此大的负担,PBGC需要政府注资救援才不会破产。 第二,造成许多领域的技术研究停滞和倒退。汽车工业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包括机械、电子、材料、化工、计算机、质量管理,等等,美国汽车公司除了自己内部的设计、研究和开发,也通过资助大学、研究所和其它公司开发研究新技术,每年花费高达几百亿美元,其对科研领域的赞助费用之大范围之广,仅次于美国政府。尽管外国汽车公司也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上投入巨资,但他们的核心技术都保留在本国。如果美国汽车公司倒闭,美国将在很多领域失去核心技术和研究开发能力,并从此在一些领域里特别是设计和制造业方面丧失竞争力。 第三,美国制造业的脊梁有可能就此断裂。汽车工业向来是美国制造业最重要的基础,以美国汽车公司为代表的制造业为美国顺利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迅速崛起为超级大国,功不可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紧要关头,应美国政府的请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美国主要的汽车公司,不计成本,用最短的时间将汽车生产厂改造成生产军用飞机、坦克、大炮及各类轻重武器和军需装备的工厂,汽车工人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生产制造了充足的战争物资,使美军和盟军从未感受到物质的匮缺。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正是美国强大的制造业,奠定了最终战胜纳粹德国的基础。 如果美国汽车公司倒闭,以德国和日本汽车公司为主的外国汽车公司会增加汽车进口和在美国建造更多的工厂生产汽车,逐渐填补美国汽车公司留下的市场空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外国汽车公司的主要设计、开发和研究都会依靠自己的工程师在自己本国进行,在美国仅仅是建厂生产和销售汽车,然后把利润带走。设计能力和核心技术大大减弱的美国制造业,注定会就此一蹶不振。 第四,失去了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核心技术,美国军队的军用车辆及零配件,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国汽车公司,除了保密的因素,还可能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美国政府难以及时取得完全的支配和控制。 第五,消费者最终将受到损害。一旦少了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外国汽车公司失去了部分压力,继续开发新车和新技术的动力也会随之减弱。结果是消费者将面对更少的选择,车价会上涨但质量不一定更好。 这次汽车工业的严重危机,主要是金融风暴的牺牲品。信贷极度紧缩甚至断流,使得消费者无法获得贷款购买汽车,人们对经济前景担忧难免紧缩开支。由于汽车是昂贵耐用品,自然首当其冲,因为推迟几个月买车不至于给一般人的生活带来明显影响。而汽车工业的运营成本非常高,难以承受这种突然的销售量大跌。可以说,这次汽车工业危机基本上就是这次金融危机衍生出来的,受到的影响最大。既然政府决定出资救援金融公司,那么救援汽车公司也就顺理成章。 如果全球经济继续恶化,美国的汽车公司很可能并不是唯一需要政府援助的汽车公司。 救援美国汽车公司可能需要250~500亿美元,是很大的一笔钱。但是从经济上考虑,不救援的话,整个社会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任凭汽车公司倒闭的损失估计最终会超过数千亿美元,无疑会使得当前已经十分险恶的经济状态进一步恶化,同时还会产生对社会经济的长期负面影响。 当然,美国汽车公司本身也存在很多弊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生产成本太高。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汽车公司的工人都属于美国汽车工会(UAW),而后来在美国建厂生产汽车的外国汽车公司的工人,都没有加入汽车工会。汽车工会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远远高于非汽车工会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此外,美国汽车公司每年还需花费巨资为数量十分庞大的退休人员及配偶支付退休福利,而外国汽车公司基本没有这一项费用。这样一来,生产每一辆车的成本,美国汽车公司平均要比外国汽车公司高出1000—2000美元。这就大大削弱了美国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也使得美国汽车公司难以拿出更多资金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如果这次国会能够批准对美国汽车公司援助,希望能够借此作为一个契机,设置受援条件迫使汽车公司和工会作出实质性的变革,特别是要削减成本,确实把汽车工会工人的工资和福利降低到与外国汽车公司工人相当的水平,进一步缩小公司的规模,同时大大提高生产灵活性和市场适应能力,设计生产出更适合市场的产品。 依靠政府救援只能缓解暂时的困难,只有确实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美国汽车公司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 事实上,在去年底汽车公司与工会达成的新一轮劳资合约里,工会做出了历史性的让步,同意大大降低工会新雇员的工资和福利,基本与外国汽车公司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水平相当。还设立了员工自愿福利信托基金(VEBA),将从2010年开始,从汽车公司那里接过退休员工福利的责任。仅此一项,汽车公司每年可以节省下几十亿美元。也就是说,从2010年开始,汽车公司的负担会大大减轻,运营状况更趋健康。 正当降低成本的措施开始拟订和实施,汽车公司把命运的曙光寄托在2010年的关键转机时,却遇到了油价急速攀升,接着又是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致使信贷紧缩,经济低迷,汽车销售额暴跌至25年来的最低点,终于导致了今天的困难局面,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汽车公司的破产很可能会导致美国经济从全面衰退陷入萧条,整个社会要从萧条中恢复过来需要消耗更多资源,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这样。 目前,美国汽车公司希望通过政府救援,能度过2009年。进入2010年,随着市场的好转和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美国汽车公司应该能够走上盈利的正轨。 汽车文化贯穿了整个美国近现代的发展过程,汽车工业直接造就了美国社会庞大而相对富有的中产阶级。如果美国汽车公司真的倒闭,如果这个汽车王国失去了自己的汽车工业,对这个被称为生活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来说,不仅是颇具讽刺意味,更将成为美国人心头永远的痛。

魔幻的2020年令不少行业都遭受了打击,即便是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汽车行业未能幸免。接近20家的车企濒临破产或宣布破产重组,其中便包括曾经的重庆首富尹明善所创立的力帆汽车。

2020年8月24日,力帆股份正式发布公告,称旗下包括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在内的10余家公司全部进入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的程序中,这一举措也正式宣告力帆股份进入破产重整的程序。

令人唏嘘的是,这家曾经市值高达170亿的公司一度无人愿意接手,也是在沉浮了数月之后,才迎来了新的接盘人。

12月22日,ST力帆发布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权益变动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根据公告显示的内容,在此次变更后,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原先的力帆控股变更为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微妙之处在于,满江红基金背后实际的控制人为重庆满江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背后的两大股东分别为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前者股份占比51%,后者股份占比为49%。

而参与破产重组的另一大主体为产业投资人,就公告来看,这部分由吉利迈捷与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或这两家公司持股比例达70%以上的绝对控股公司组成。

整个过程其实不难发现,吉利均全程参与其中,而且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都有涉及。而在公司接触的层面之外,其实也在上演这样一幕:尹明善将自己花甲之年创立的产业,全权托付给了李书福。

笔者尤记得,李书福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车企会只剩2-3个。从力帆汽车的遭遇来看,李书福的预言,已经开始实现,这不由得让人感到唏嘘。而同样使人感概的,还有弄人的造化:

力帆尹明善和吉利李书福,同样是白手起家,同样在曾经的中国摩托界有着响亮的名号,同样都从摩托车入局汽车行业,甚至连业余的爱好都十分相当,同样都是收购了足球球队。然而在之后的遭遇和处境上,却大相径庭,并最终以这样的方式产生交集,着实让人意想不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汽车 # 公司 # 美国